农业生态治理 广东业已行动试点地区借助世行项目效果初显

农业生态治理借世行项目效果初显

5月13日,世界银行专家团在台山市都斛镇莘村考察统防统治工作。  李丁丁 摄

  到202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努力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到202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努力实现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到2020年和2030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

  27日,《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三大区域。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广东属于优化发展区。

  《规划》规定,华南区以减量施肥用药、红壤改良、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到2020年,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规划》提出,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和处理机械化水平,实施雨污分流、粪污资源化利用,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

  在加强农业生态综合治理以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方面,广东已经行动。目前,珠三角多功能都市型农业,粤西地区热带水果、经济作物及水产品,粤东地区精细农业,粤北地区绿色生态农业及山区特色养殖,已经进入区划或实施阶段。

  3月30日,记者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强农业生态综合治理。要求各地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好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下称世行项目),开展环境友好型种植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争取到2020年实现化肥和农药用量零增长。

  数据显示,广东平均每亩农田化肥施用量为51公斤,农药年施用量6.71万吨,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335.6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猪场有1万多家,日产养殖业污水45000多吨,其中65%的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给生态带来的影响超过了工业污染。

  去年3月13日,世行项目启动。该项目是广东省农业史上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数额最大的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包括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和牲畜废弃物管理示范工程。项目13.2亿元的总投资中,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元(约合6.2亿人民币),省级财政配套3.2亿元。贷款由省级财政负责偿还,还贷期20年。

  世行项目为广东农业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了范例。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在惠州、江门试点,治理农田约28万亩;牲畜废弃物管理示范工程在惠州、江门、河源三市试点,成熟后推广到全省,计划治理规模养殖场300家。

  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在种植方面,最直接的措施就是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从2014年开始,惠州通过"三控施肥"和使用测土配方肥的方式减少化肥的使用。博罗县项目办的调查显示,该县杨村镇2014年早造使用肥料的有效养分投入减幅11.8%。

  在减少农药方面,各地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2014年,统防统治在台山市都斛镇全面铺开。统防统治通过农户出钱、世行补贴、公司负责防治病虫害的方式施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除虫害。统防统治的防治效果比农户自防提高10%-20%,平均每亩可挽回粮食损失30-50公斤、减少用药1-2次,每亩节省用药成本20元。

  惠州、江门试点的六县六镇去年早造减施化肥24.2%,晚造减11.8%,台山项目区减药26.9%;早造增产5.8%,晚造增产18.8%。

  牲畜废弃物管理示范工程同进展顺利,第一批试点的惠州、河源两市的13家养殖场有5家竣工投入试运行,有效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等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