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让八桂文化焕发生机(组图)

美女展示德保麦秆花篮
 
 
民俗表演
 
瑶族小女孩正在制作织绣
 

  核心提示

  6月8日上午,在自治区民族博物馆举行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广西主题活动上,500名民间艺人共聚南宁献艺。当天一大早,民族博物馆就拥进不少市民,一些铜鼓等原生态表演,以及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现场制作展示、诱人的边关美食展销,使平日安静的博物馆成了喜庆的“圩日”。

  在去年底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有10人当选国家级“当家人”。民间艺人的绝活是怎么炼成的?背后有什么故事?记者采访了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

  六旬山歌王

  想把山歌编成教材

  8日,入选国家级“当家人”的刘三姐歌谣传承人谢庆良也来到南宁。

  60多岁的谢庆良,在记者面前张口就唱:“八桂大地花似锦,文化遗产值千金,十二民族心相印,人人都当创承人……”

  谢庆良是宜州庆远镇东屏村大穴屯人,从小就泡在山歌里长大。“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小时候我们那里没什么玩,大家都喜欢唱歌,在耳濡目染中,谢庆良渐渐也唱出了名堂。

  在这期间,谢庆良见村里哪个山歌唱得好就跟他学,慢慢地他掌握了周边山歌的七八种调。为了对好歌,他可以对着树叶、小河、小鸟琢磨,然后靠着自己的领悟唱歌;如今不管在什么场合,他都可以又快又好地编出美妙的山歌。

  谢庆良曾5次进京亮嗓,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农民火炬手。

  随着年龄的增大,谢庆良收了3个徒弟,接下来,他想让更多孩子来学山歌。

  “我想编写一些山歌,作为一些学校音乐选修教材,让更多孩子能够学习。”谢庆良说,当选国家级“当家人”后,他感觉责任更大了,希望自己能让刘三姐的山歌传唱得更广。

  七旬芦笙王

  融水一半芦笙

  出自他手

  昨日,新当选的苗族系列坡会群国家级“当家人”梁炳光的展示台尽管在角落,但只要他吹起芦笙,立刻引来一批粉丝。

  因为常年吹芦笙,现年73岁的梁炳光气息沉稳,声音如钟。据他介绍,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每年的正月,苗寨里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格外兴奋,因为他们在苗族坡会上可以听芦笙,唱山歌,看斗马等一系列表演。坡会上,最精彩的就是大中小几十把芦笙同时吹奏,那声音撼山震岳,声冲云霄。

  作为苗族系列坡会群的传承人,梁炳光7岁便会吹芦笙,跳芦笙舞,唱苗歌;12岁师向父亲及哥哥学习制作芦笙。从13岁开始,梁炳光就开始制作芦笙,经过摸索和名师点拨,他成为远近闻名的巧匠,融水境内40%的芦笙都出自他的手。为了给奥运会献礼,2008年,他制作了重达100多公斤、高10.5米及底座2.95米的“芦笙王”。

  为了推广技艺,梁炳光多年来先后传艺60多人,徒弟普及当地10多个乡镇。在他们的努力下,融水不少中小学已经把芦笙课作为学校的选修课,他希望在一些艺术院校也能开设相关课程。

  “花篮女孩”

  再不学

  就不会再有了

  “这个漂亮花篮多少钱?”

  “800元。”“500元。”

  记者走进一看发现,这是德保的麦秆花篮。据介绍,一个如足球般大小的花篮,需要编1个多月。

  20岁出头的德保姑娘冯小玲,年轻漂亮,当天是跟师傅黎葵鲜一起来南宁的。她已经学习1年多了,可与师傅飞快的穿针引线相比,她的手法还显得稚嫩,如今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扇子,初学时她经常把麦秆折断。

  “这么漂亮的花篮,再不学就不会再有了。”冯小玲说,德保的麦秆花篮,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所选的麦秆要粗细一样大,颜色和韧度要一致,一大片麦田常常只能找到一小捆合适的麦秆。”

  冯小玲是德保县壮剧团的演员,平时排练很辛苦,由于喜欢编花篮,一到周末她就往老师家跑。冯小玲希望今年自己能够独立编出漂亮的花篮,也希望麦秆花篮能申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7岁小瑶妹

  4岁爱瑶服

  如今能制衣

  当天,来自全州县的瑶族小女孩奉金凤,虽然只有7岁,却仿佛成了小明星。

  奉金凤的奶奶奉建英告诉记者,她是全州县东山瑶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因为只有两个儿子,她一直苦于寻找后继者,而孙女的降临和对制作东山瑶服饰的兴趣,让她找到了继承“衣钵”者。

  据了解,奉金凤从4岁起就流露出对全州东山瑶服饰制作的兴趣,经过3年的培养,如今她已可以娴熟地操作梭针,并制作出精美的东山瑶服饰,不愧是一名“文化遗产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