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传承光大壮剧大旗

     1 传承一种文化

  就是弘扬一种精神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大家都懂;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家也都懂;可是,说起壮剧,知道的就不多了,听过或看过壮剧的,就更少了。

  和全国其他的地方戏一样,壮剧也是用方言表演的。和其他地方戏不一样的是,壮剧因地方方言的差异而分成了南北两大流派,称为“南路壮剧”和“北路壮剧”。

  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田东、田阳等县,源自于当地民间说唱“木伦”和提线木偶戏,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

  北路壮剧使用的是北部壮语方言,流行于田林、隆林、西林、凌云、那坡、百色等地,最初为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俗称“板凳戏”。后发展为一种有着独特唱腔和表演程式的戏剧形式,以“正调”为基调,为单腔曲牌,高亢嘹亮,除正腔外,还有升堂调、山歌调、采花调等三十多个声腔,历经300多年而成型。

  2006年,北路壮剧入选首批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传承和弘扬壮剧艺术,4月23日至29日,第二届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在北路壮剧的发源地——田林举行。40余台大戏轮番亮相,《王玉莲》、《梅开二度》、《喜结良缘》、《祝寿花鞋》等“壮乡土戏”集中展示了北路壮剧的魅力。连续几天,田林县城的中心广场上,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从四里八乡赶来的观众像过节一样,扶老携幼、翻山越岭赶来县城看戏。

  对于深爱着壮剧的壮家人来说,看壮剧展演就跟过年一样开心,当马骨胡高亢的弦音响起,开场的锣鼓锵锵地敲起来时,正在吃饭的老百姓会丢下饭碗,正在睡觉也会一骨碌爬起来。一位观众向记者介绍,在乡下,每逢婚嫁喜庆、节目歌圩,北路壮剧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而一旦哪个村子请来戏班,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会赶来看热闹。大戏一唱就是几天几夜,碰上下大雨,往台面上撒上谷糠又继续唱;如果有小生唱得特别出彩,就会成为姑娘们追逐的对象,纷纷把精心制作的布鞋、手帕、头巾等送上台去。当然,如果小旦的表演引人入胜,同样也会得到小伙子们的爱慕。

  北路壮剧,唱的不止是生旦武丑,演的不止是悲欢离合,身上流动的是壮族的血脉,那土得掉渣的每一句唱词,都拨动着古往今来每一个壮家乡亲的心弦。在这片红土地上,传承一种文化,就是弘扬一种精神。

  2 北路壮剧的独特魅力

  不论是土生土长的本民族创编剧目,还是从其他剧种移植过来的改编作品,在这里都已完全乡土化。北路壮剧用“土话”对白,用“土腔”演唱,其中包含大量壮语独有的方言俚语,说唱起来朗朗上口,寓意丰富,倘若换成其他语言,就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北路壮剧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根据壮语的语法特点,灵活地运用了格律诗词中的押韵、对仗、平仄、粘联等修辞手法,结合本地山歌押脚韵、押尾韵等灵活的形式,使唱词的句式变化丰富,浑然贯通,这在其他剧种中是比较少见的。

  北路壮剧的唱腔以“正调”为主,分为“乖呀咧”、“哎依呀”、“哀的奴”,其中还包含大量的小调,很多唱腔干脆就来自于民间的山歌。唱山歌本来就是壮族人民与生俱来的习惯,大量使用山歌唱腔,也使得北路壮剧与当地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一听就懂,张口就唱。

  壮剧艺术研究学者、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潘其旭说,南路壮剧剧目中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比较多,而北路壮剧的精品剧目则多为传统戏。语言决定唱腔,南路壮剧的板腔曲豪放,而北路壮剧的连体曲柔美,两者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丰富。

  从清代康熙年间的第一代“台师”杨六练开始,北路壮剧如今已传了十代艺师。如今的第十代艺师名叫闭克坚。“北路壮剧”的每代传人都有一个名号,“北路壮剧”原来传下来的古老曲调有9个,比较简单。成为第十代传人后,闭克坚把原来的9个曲调发展到了36个曲调,并录入《北路壮剧古今音乐集》一书。由于在曲调音乐方面具有推陈出新的贡献,闭克坚被尊称为“新师”。

  闭克坚从小就受到壮剧艺术的熏陶和影响。上世纪30年代,闭克坚出生于田林县利周乡百达屯,这是一个深受北路壮剧影响的村庄,村里的壮剧团从清同治年间成立一直到现在,演出未曾停断。他8岁起开始跟父亲学乐器,10岁登台,12岁师从第八代“老师”黄福祥学艺。之后,闭克坚还自费到田林、隆林、西林等地拜访老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北路壮剧的唱腔、伴奏、身法等做了改革,创造加入了诸多新元素。2007年,闭克坚成为田林县北路壮剧艺术学校名誉校长。

  北路壮剧剧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出现了创作高峰。1990年,《村姑》荣获百色地区专业文艺汇演创作三等奖,导演、演员三等奖;2002年,《一双布鞋》连获广西第五届剧展剧目三等奖、中国曹禺小戏创作三等奖;《九品官办宴》荣获2003年中国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剧目金奖,编剧金奖,导演、演员优秀奖。

  令人担忧的是,时下各种现代流行文化渗透到壮族地区的各个乡村角落,青年一代视民族传统文化为不值一顾的“古董”、“土货”,欣赏、传承壮剧艺术的热情逐渐消失。同时,随着一代代壮剧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原有的大部分业余壮剧团也自然消失。

  已带了三四千名学员的闭克坚毫不讳言,他的学生中真正令他中意的还没有一个。他说,一个好的壮剧人才应该要会饰演生、旦、武、丑等各种角色,除了会唱会弹外还要能写壮剧剧本,要正确掌握正调、丑角调、哭调、喊板、唐皇调等四十多种调式的演唱。但现在真的找不到这样“全能型”的人才,往往是能演文戏的演不了武戏,能演武戏的不会演文戏。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壮剧在年轻人当中的影响逐渐淡化。作为最贴近壮族人民群众生活的非物质文化,北路壮剧面临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如何让北路壮剧继续传承下去,已成为让人最担心的事情。

  壮剧是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是壮族文化中一个重要识别标志。但无论是北路壮剧还是南路壮剧,都只能靠口口相传。壮剧几百年的接力棒传至今日,接棒者几乎都是老人。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离世和退隐,南、北两路壮剧都面临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3 办节,也许是最好的弘扬壮剧艺术形式

  一种具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优秀戏曲形式,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却进步缓慢甚至缩水,这样的局面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近年来,一场挖掘、保护北路壮剧的“战役”在壮乡田林悄然打响。

  “发掘、抢救、保护北路壮剧,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田林,该县党委、政府以“北路壮剧的发源地”为旗帜,积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将保护和发展北路壮剧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建立了“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工作决策时定项、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的工作机制,展开文化普查行动,收集抢救整理濒临失传的北路壮剧古本、道具、戏服等珍贵资料。2007年,田林县北路北剧艺术学校挂牌成立,积极开展传统北路壮剧艺术的传授辅导工作,发现和培养优秀壮剧艺术人才,推动农村业余壮剧团的恢复和发展,成为该县文化工作重点。

  2007年开始,该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和“量力而行,适度办节”的思路,连续三年举办了三届“广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2010年举办首届“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前三年,艺术节只定位在广西。在节会推动下,2009年,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授予田林县“中国壮剧传承研究基地”称号。2010年,田林县赢得新的机遇,创办了首届“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

  近年来,田林县充分发挥“中国壮剧传承研究基地”的作用,建立创作激励机制,鼓励推出更多优秀壮剧精品,研究专著和演出剧目。通过与中央、区、市高等院校和艺术团体挂钩,定期培训田林县中青年编导和演艺人才,定期派员到县里指导。设立各级政府扶持基金,加大对县级文化遗产保护投入,继续加强基层文化基础建设,改善节会条件。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谭志湘称赞田林县举办的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为保护北路壮剧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意义很大。当前,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地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大地上造就了一批艺术个性鲜明的少数民族戏剧,要特别提倡各地政府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戏剧品种,不能让其“自生自灭”。在艺术节上,大家看到了许多原汁原味的北路壮剧,老百姓也特别喜欢看。既然有那么多人爱着这个剧种,这门艺术,就要考虑如何保护和发展的问题。现在北路壮剧还存在表演粗糙、剧本缺乏等问题,需要吸收更多的人才,培养更多自己的创作力量。谭志湘认为,当前中国有许多节庆活动,但其中不少无法与壮剧比,因为那些所谓的节庆演出票价高,台阶高,能走进剧场的观众很少。而田林举办的壮剧节是一个全民的狂欢节,比春节还热闹,政府出资搭台,人的素质得到提升,节办得实在是太好了!具有群众性,娱乐性,艺术性。如果田林县能再有一台大的壮剧,北路壮剧就完全可以走向北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梁庭望说,北路壮剧在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大家庭里,已经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的产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传承和发展,老百姓也功不可没。到目前为止,田林县的北路壮剧已经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系统,包括弦乐、打击乐和弹拨乐。舞台上演员的台步和指法都很规范,并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云南的北路壮剧也深受其影响。目前来说,保护好北路壮剧至为重要,因为一些古老的剧本手抄本、旧戏服等正濒临损坏和消失。同时,北路壮剧不仅是田林的“文化财产”,也是少数民族大家庭的宝贵“文化财产”。壮剧艺术节让人欣喜地看到北路壮剧这朵美丽的奇葩再次盛开,希望它能得到更多的浇灌。

  百色市文化局艺术研究室主任姚茂勤就如何发展北路壮剧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编剧人才。一个好的剧本是培养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好的音乐人才的平台,失去这个平台,一切都无从说起。只有自己的编剧人才成长起来了,北路壮剧才有好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要继续挖掘传统的戏剧形式。过去被我们忽视的一些传统戏剧形式,如果能够经过改良发展后再回到舞台上来,不失为一条发展戏剧事业的好路子。比如壮剧的“开台”、“踩台”、“跳加官”等,正是北路壮剧本身所蕴含的一种文化特质;壮剧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通过理论研究,对壮剧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改革才能有一个明确而可行的意见,既要保持壮剧的特色,又要符合现代观众的需要,还壮剧于民。要沉到壮剧的原生土壤中,壮剧才能维持其不朽的生命力。

  原广西壮剧团团长刘龙池说,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不光为了传承壮剧,更为了发展壮剧。严格地说,壮剧还不是很成熟的剧种,也正因为不成熟它的包容性才非常大。各种风格、各种特点相融合是一种包容,同时还能包容别的剧种的元素,包括音乐等,可以演现代题材、歌舞题材,介于皮黄和采茶的中性发展。这些是其他成熟剧种没有的优势。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顾问吴乾浩说,早在5年前就在北京听到田林办壮剧艺术节的消息。现在,田林壮剧节在中国戏剧界有一定影响。田林壮剧的现状可用“顺民心,接地气,传承发展北路壮剧”这句话来概况。

  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廖昆铭力图从“群众文化对壮剧艺术的影响”上破解壮剧可持续发展的命题。他的观点得到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廖明君的响应。廖明君说,壮剧艺术要传承要发展,关键在于老百姓。如果把壮剧艺术比作“鱼”,那么群众就是“水”,“鱼儿要在水中活”,如果只依靠博物馆标本式的保存方式,而脱离群众文化的发展,就无法实现壮剧“活态保护”的目的。

  4 艺术节弘扬壮剧,壮剧滋润群众心灵

  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有本民族剧种的不到一半。一个县就某剧种举办全国性艺术节,在我国仅此一家。举全县之力,几十个民间剧团,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如何往前走?找到方向,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中国许多剧种也都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北路壮剧的优势在于,田林老百姓把艺术节作为自己的节日,每年都盼着节日期间看一周热热闹闹的壮剧。

  壮剧文化艺术节期间的田林县,热闹胜过春节。街道上彩旗飘逸,艺术节路旗、广告沿街悬挂,浓浓的节日气氛弥漫着整个县城。傍晚时分,街头巷尾,许多喜爱壮剧的人聚集在一块,一起听壮剧、品壮戏。    

  一大早,演出还未开演,戏迷们早早就来到演出场地“占位”。六隆镇的黄秀梅阿姨因为前一天看了一整天,这天稍稍起晚了,来到演出场地,看到剧场里早已坐得满满当当,急得她边怪亲戚家里的闹钟不响,边在场子里转,看能不能找到空位。眼看着壮戏就要开演,黄阿姨没再找位子,而是站在场边乐呵呵地看戏。

  戏迷多了,壮剧的剧团也有了变化。近年来,在田林县委、政府的引导下,通过举办艺术节,壮剧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原本零零星星的几个业余剧团发展到今年的43个业余剧团,每个乡镇都有业余壮剧团,每个地方都能听到壮剧的唱腔。

  在一处广告栏上,贴着某村业余壮剧团写给帮扶单位的感谢信。有了帮扶单位的帮扶,许多业余壮剧团今年都换上了新戏服,更加吸引观众眼球。

  壮剧剧团多了,剧本也随着变化,很多剧本不断改革,创新壮剧剧目,将古装剧逐渐向现代剧演变,将百姓生活渗透到剧目中,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近年来,田林县壮剧编剧们编写了20多个现代剧目,在各乡镇业余壮剧团得到广泛运用。小李陪着奶奶看戏自己不知不觉也成了壮剧戏迷,他说:“这两天看戏的人多,就陪着奶奶过来,看了两天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田林县从创办壮剧艺术节至今,上演的北路壮剧剧目已达300多个。这些剧目大多来自北路壮族的生活实践,反映壮民族的生活意愿和审美习俗,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剧团将国家惠民政策、科技致富、计划生育、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遵法守纪等方面内容融入北路壮剧戏目中,既丰宣了群众的业余生活,群众也从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教育,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改掉了一些陋习。农间种田,农闲演戏,赌博、买卖私彩、打架斗殴、卖淫嫖娼的少了,街头演唱、锻炼的多了,学文化的积极性更高了,家庭更和睦了,促进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和社会治安的好转。潞城瑶族乡旺吉村俄外屯上世纪50年代曾办有业余壮剧团,之后沉寂多年。2009年该村成为“科学发展明星村”,随着壮剧艺术节的举办,村里多了许多“壮剧明星”,经过近两年的扩张,该村业余壮剧团发展到了38人,并代表潞城乡参加各种演出。如今,每当傍晚,大家便聚在村里的大树下一起演唱壮戏,原有的赌博斗殴、小偷小摸恶习,如今消失了,有的是无数的光荣牌匾与美誉。

  据田林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通过举办艺术节,北路壮剧及田林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壮剧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保护,人民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充分展示了田林县得天独厚的壮剧文化和自然资源,构筑了壮剧文化和旅游新平台。同时,以艺术节为有效载体,拉动了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提升形象、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