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全区各地同时启动“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欢乐的“按钮”。几天来,群众和游客一起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悠扬的山歌,欢快的舞蹈,迷人的风光,令游人“醉了”,各项民族风情活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广西民族风情旅游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在歌舞海洋中了解广西
“以前出门旅游,很多时候不是在车上睡觉,就是下车拍个照。这次到广西,领略了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真是欢乐无比。”4月18日,在武鸣游玩的北京游客冯先生说,在广西学会了唱山歌、跳竹竿舞,了解各地的民俗文化,收获满满,计划多走几个地方,深入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
在八方游客面前,广西展现了山歌的独特魅力。
4月18日,“鱼峰歌圩”山歌邀请赛在柳州市刘三姐大舞台唱响,全国和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歌手参赛,拉开了“以歌会友”的序幕。
相传宜州流河寨景区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和传歌地。4月18日,该景区举办了“寻找刘三姐·唱响三月三”壮家民俗风情活动,游客身临其境对山歌、抛绣球、赶歌圩,过了一把瘾。
近年来,借助“壮族三月三”的品牌影响力,武鸣歌圩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历史最久的民族歌圩。4月18日,歌圩推出20项活动,山歌擂台赛、千人竹竿舞等活动声势浩大,10万余游客“闻歌而来”。
4月18日,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布林村举行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感受到了浓郁的壮家风情。当天,布林村的壮族同胞展示了千人演唱“布林调”、百人木叶吹奏“布林调”,还邀请游客一起参与对唱山歌等活动,不少游客表示“在歌舞的海洋中认识了广西,了解了广西”。
“复活”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壮族三月三’活动的举办,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传承,进一步提升了广西民族风情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自治区旅游发展委相关人士说。
平山山歌传承了千年,具有极强的渗透力。4月18日,鹿寨县举办平山山歌表演、比赛等,深受游客好评。
4月19日,在江山旅游度假景区举行的防城港歌节推出了山歌比赛、民俗风情展演和赶海活动等31个精彩节目,其中京族独弦琴、壮族天琴、防城采茶戏、疍家婚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众多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广西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天籁之音”和“来自天堂的和声”。侗族大歌在广西主要流传于三江梅林、富禄等榕江流域一带山寨,一些寨子有时一唱就是三天三夜。4月20日,在三江富禄乡“三月三”广场等地,侗族大歌的美妙声音经久不息,侗族同胞和游客围着篝火跳起多耶舞。“驻足聆听,不忍离去。”山东游客杨小姐说。
民俗活动带旺景区人气
“咚咚咚……”一阵阵铜鼓声响彻云霄,4月18日,“南丹脱贫奔小康·白裤瑶乡换新颜”旅游嘉年华活动在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移民新村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展示了白裤瑶族特有的鸟枪迎宾仪式、千人铜鼓阵及大型瑶王印宴等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不少游客称“大开眼界”。
三江冠洞村的“百家宴”,也让游客大赞经典。4月19日,参加百家宴的广东游客张先生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吃饭时寨子里摆上多列长桌,各家各户摆上自己的拿手菜,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齐聚一起,大家先是坐着吃,后站着吃,再后就是走着吃,这种感觉在餐厅里是感受不到的。
4月18日,在柳州龙潭公园里,22支芦笙队、超过1000名各族群众进行芦笙演奏和多耶表演,吸引了上万名市民及游客前来观看。大新县龙宫仙境景区举行的千人跳蹬荡舞、千人唱高腔诗蕾山歌、千人舂打糍粑三个“千人活动”,成功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认证。当天,景区客流量大幅增长。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