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织锦技艺非遗传承人谭湘光向读者展示壮锦的纺织技艺。
读者学习制作绣球。
南国早报记者 龚文颖 文/图
在满室书香里过“壮族三月三”,是一个不错的假期活动。3月30日,广西图书馆利用馆藏文献和数字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读者携家带口参加
1 线上线下活动丰富
3月30日上午,广西图书馆一楼大厅“壮族三月三”馆藏文献专题展开幕,展出了馆藏的一部分广西各少数民族中有关“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的文字和图片,分为祭祀扫墓、欢迎歌圩和精神民俗三部分。为了更生动地反映“壮族三月三”的民俗风貌,展览还糅合图书推荐、视频播放和现场互动等内容,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展览将持续至4月5日,读者可以免费观展。
在大厅一角,年轻人举着手机挤作一团,原来这是该馆举办的“‘阅’动云尖”线上活动,读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活动二维码,就能参与抽奖活动。奖品也颇具文化特色:手持阅读器、签名书籍等,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当天共发出1200份奖品。在电子阅览室,网络书香“壮族三月三”知识答题活动也在热闹开展,读者在规定时间内答出50道常识题中的30道题,即可领取精美奖品。
2 能工巧匠现场授艺
丰富的活动中,民族文化技艺展示和体验最受欢迎。在一楼大厅,桌椅被长长地摆成一条,几名广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受邀来到现场,做绣球、绣香包,精巧别致的绣品旁边挤满了好奇的读者。
“我掌握了壮绣的13种绣法。”壮族服饰非遗传承人谭秀仙说,马尾绣挂饰工艺精美,远销国内外,“不愁没人买,只愁没人绣”。因此她很乐意接受邀请,向更多人展示和传授壮绣技艺。在她的指导下,女孩子们在布片上穿针引线,刺绣图案。长桌另一头是来自靖西的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传承人黄肖琴和绣娘赵金玉,人们围坐一旁,对香包和“零部件”啧啧称赞,跃跃欲试。
在大厅另一角,宾阳织锦技艺非遗传承人谭湘光正在熟练地操作织机,向读者演示壮锦的纺织过程;旁边的花竹帽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谭素娟十指翻飞,灵巧地编织着一顶花竹帽,小小的帽子分为里外两层,仅外层就有700多条篾片。
当天上午,该馆还举办了壮乡歌韵“三月三”歌友沙龙活动,广西山歌学会会长覃祥周和来自河池的8名民间歌王现场飙歌,与大学生读者畅谈唱山歌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