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实施“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

仫佬族古村焕发新生机

5月1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石围古村,当地青年男女正在表演仫佬族风情歌舞。

5月1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石围古村,仫佬族同胞正在参加抢粽粑比赛。

5月1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石围古村,游客和当地仫佬族同胞一起跳仫佬族风情舞《啰哈啰》。

5月1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石围古村,游客和仫佬族同胞一起吃长席宴。

  本网罗城讯(通讯员/蒙增师摄影报道)“吃、喝、玩、乐,彰显民族风,非常精彩,不虚此行!”来自南宁的韦秀英女士说,古村落古民居,古色古香古门楼,仫佬姑娘古歌红蛋喜迎宾,游客村民长席共品美食一家亲……让石围古村醒了,活了,火了。5月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石围古村举行旅游试业庆典活动,锣鼓声声,鞭炮齐鸣,喜庆双狮戏采青,草龙舞动共欢腾,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游玩,石围古村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石围古村位于该县东门镇西北部的中石村石围屯,距县城约4公里。屯后有一条长70多米、部分用三合土拌浆砌筑的石墙,墙中设有射击孔和哨口,是罗城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防御墙。屯边小河畔竖有一座2.4米高的方塔功德碑,是古代仫佬族地区民族团结和谐的历史见证。据银氏族谱和永安功德碑记载,石围古村始祖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居到此,至今已有640多年历史,居民均为银姓仫佬族。

  走进石围古村,跨过石门槛,踏入仫佬族古屋,“抬头望见香火堂,低头看见地煤炉。”村里老人银景琦说,“房前有门楼,大门上有‘凤穿牡丹’、‘喜上眉梢’等图案,进门抬头见香火、低头见煤炉,这是典型的仫佬族民居风格。” 据介绍,目前石围古村现存古屋70多间,其中,有一座古屋曾有200多年的历史,多数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均为砖木结构,悬山式或硬山顶式、屋檐撑拱斗拱建筑;屋檐与内墙壁画精细,花窗格式图案丰富,雕工精巧,蕴含着浓郁的仫佬族文化元素,是罗城传统仫佬族木雕工艺的精品代表。

  古村落古民居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色,极具吸引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然而,古屋年久失修,砖松、木烂、瓦掉……古村落民古民居瓦解加速。“推了可惜,不推又不能建新房。”一位村民如是说。久而久之,这样极具意义的古民居成了村民们的负担,也成了村子里最破旧的房子。

  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不立即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石围古村也可能与千万个已经消失的村落一样踪影难觅。靠什么留住你,我的乡愁?罗城巧打“特色牌”,按照“保护古迹+旧村改造+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既留住了“乡愁”,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012年,该县正式启动了石围屯仫佬族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程,对石围古村进行了修复保护,古民居得到全面恢复性修复,建起仿古仫佬族门楼、修复青石古巷道,创办仫佬族民俗博物馆,彰显仫佬民族特色。同时建设文化娱乐中心、休闲广场、足球场等休闲健身场所,重组文艺队,编排仫佬族风情舞……2014年被列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挂牌。2016年,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加强旅游规划和策划,深化山水为媒、文化为魂、民生为本的旅游发展思路,以仫佬族民俗风情为依托,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充实观赏性和民俗文化旅游 “增智性”,着力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风情浓郁、团结和谐的仫佬族文化名城,激活石围古村焕发生机。

  如今,石围古村已成为集承载仫佬族历史文化、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