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区义江彩调话完灯

去拜年

露天舞台

贺“路杯”

彩调剧《王三打鸟》

小舞台演大戏

  在临桂区义江流域的五通、中庸、宛田、黄沙等乡镇至今还流传彩调完灯的习俗。彩调完灯,有的地方也叫还灯,就是一个彩调班在春节期间到其他自然村巡演结束后举行的一种“退灯”仪式。

  彩调属于一种小曲花灯,年初的时候由村里有威望的长者倡议成立一个彩调班,这叫做“春馆”;如是在秋天办班的就叫“秋馆”。经过一年或半年的学习排练后,在年末之时举行“开灯”仪式,宣布该彩调班要在新的一年春节期间去巡演。因为有了巡演前的“开灯”,巡演结束后就必须举行“退灯”仪式,这就是彩调完灯的缘由。

  彩调完灯一是根据农事决定的,早春的年份一般在农历二月底前结束巡演,然后完灯,不影响彩调演员的农业生产;其二是,村与村之间沿袭下来有“灯彩往来”的传统,既然“开灯”巡演了就必须按传统惯例每个村都去演出,为了完成巡演任务,有时要到农历三月中旬才能完灯。

  选择好完灯的吉日良辰后,要做好完灯之日宴请嘉宾的筹备工作。彩调班到各村巡演的“落灯户”(帮分发帖子的主家)、为彩调班演出有贡献的村组干部、挂封包比较多的亲朋好友是要宴请的嘉宾,并要送去一份请柬。

  完灯当日夜晚,彩调班要为宴请的嘉宾和本村村民演出一出彩调剧,让大家分享该彩调班最拿手的好戏。为此,彩调班还要书写大、中、小三种拜帖。大的拜帖张贴在村里公共场所,告诉村民完灯的日期;中等的为拜师帖,右边正中书写一个“正”字,分发给村里的老艺人、老干部等;小拜帖由村干部分发到各家各户,同时还把封包钱收上来。拜帖的书写颇有讲究,一般都是竖着从右到左书写,第一列空两格为:“是夜小曲花灯完灯演出”;第二列顶格写:“庆贺新春”;第三列空两格:“敬请各位老师傅临场指导”;第四列又顶格:“并祝父老乡亲万福全安”;第五列是落款:“本村彩调班全体仝拜”。

  彩调完灯当天中午,宴请的嘉宾陆续到场,彩调班要分批次敲锣打鼓,并沿路燃放鞭炮从村外把嘉宾迎进村里,既递烟又送茶。宴席上,彩调班学员要轮番去给嘉宾敬酒。老人介绍说,这种隆重招待嘉宾的仪式叫做“感恩礼”,主要是感谢他们在彩调班巡演时的大力支持、帮助。因为有了这种厚礼招待的习俗,巡演时彩调班到哪个村哪户人家放帖子,人们都乐意接受。有的人家轮不到放帖子,便在晚上唱调子时,送上一面锦旗外加一个大封包,既给自己添光又给彩调班“增收”。

  晚上的彩调演出结束后,彩调师傅要举行“退灯”仪式。全体学员在师傅的引领下,站在开馆时就用红纸书写的“九天玄女娘娘圣人牌位”前,师傅左手拿着公鸡,口中轻轻念着:“九天玄女在上,弟子率众人在下,是你给我们好声音,是你教我们好动作,是你夜夜陪伴去演出,是你时时保佑得安然……”每念一句,锣鼓声敲打一遍,师傅就用右手从公鸡的身上扯下几根毛撒向“圣人”。最后念道:“今日玄女上天堂,大家一起把灯还;明日还要唱调子,还请娘娘来帮忙。去,回,去,回,去去去,再回回回。”然后撕下“圣人”包裹着公鸡,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路锣鼓声、鞭炮声送到村子的西方,把玄女圣人化灰送上天堂。随后,各种乐器一并收起来,不要随意敲打,否则在下次开馆时玄女娘娘不能及时到位。

  彩调完灯的第二天,就是拜谢师傅。听老人说过去拜谢师傅有讲究,事先把师傅请到裁缝匠那里量身定做一套衣服,为师傅购买一双鞋子、一双袜子,一个帽子。师傅住得近,由“东家”率领大伙抬一桌肉菜,挑一担大米、两坛米酒外加一个大封包、糖果、茶叶、面条等礼品,每隔几百米放一串鞭炮,把师傅送到家里;师傅住得远,就选派几位代表前去拜谢。如今,拜谢师傅虽然没有过去那么繁琐,但送封包、糖果之类还是少不了的,这是对彩调老艺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