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民众向游客展示特色民俗文化

 

 

 

 

 

 

  图为马山县壮族民众向游客展示民俗文化。中新社记者杨志雄 摄

 

  南宁市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被誉为“马山文化三宝”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扁担舞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三声部民歌属广西北部壮族山歌,其特色为大二度和声三声部融合,主旋律高亢明亮流畅,合声旋律婉转、柔和,唱法具有浓厚的原生态特点。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三人以上演唱。第一声部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由二人以上合唱。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第一、二声部独立音调,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合唱。演唱时,时兴“哈”声,故又称“欢哈”(“欢”,壮语为“山歌”)。“哈”声可根据歌曲主题和情景变换,一拘一格,但时兴的“哈”声都要符合主旋律。歌词一般有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押韵严格。五言四句式歌词按普通壮歌押韵。五三五言六句式歌词押韵特殊,其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相互押韵,又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语押韵,故此类句式结构的山歌又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

 

  壮族三声部民歌填补了“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空白。美国、日本还有报纸载文报道,肯定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地位及其对东方民歌研究领域的影响意义,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加工整理,壮族三声部民歌多次参加区内外展演,还一度到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国家演出,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不断扩大。2001年11月,“南方日报”记者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采访壮族三声部民歌后,在该报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广西民歌是全国之冠,马山民歌是广西之冠”。因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点,被誉为“中华民歌艺术奇苑”。2007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参加第四届中国蒲公英维也纳夏季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展演,向世界展示了马山壮族三声民歌的艺术魅力。

 

  马山壮族会鼓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它始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两代。其最初的功能为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最后逐渐演变形成壮族民间一种娱乐活动而流传至今。马山壮族会鼓使用的道具主角是鼓,配角是锣和钹。鼓者声音洪亮、浑圆、厚重,钹和锣声则显得十分清脆。会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序曲)、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撼动四面八方。如今,每逢节庆之日或重大的群众活动,会鼓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千年会鼓已经成为马山县人民节庆的主要吉祥物。

 

  马山壮族会鼓2008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次参加区内外表演活动,2008年参加奥运火炬广西传递仪式表演,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表演活动,2012年马山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会鼓之乡”。2014年,马山壮族会鼓在第四十五届世锦赛开幕式上进行开场表演,倍受世界的关注和赞誉。

 

  马山壮族打扁担主要反映壮族人民从种到收的主要劳动过程,打时,每人手执一根扁担,模拟劳动动作,上下左右,站立下蹲,转身跳跃,原地前进等互相敲击,有时配合叫喊“咳咳”呼声,场面紧凑,气氛热烈,具有强身健体和娱乐作用。

 

  马山壮族打扁担2010年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被誉为“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曾进京向中共十二大代表汇报演出,两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文艺表演荣获一等奖。 2010年8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广场文艺巡演活动。2013年8月,马山扁担舞与三声部民歌一起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表演,受到当地观众的赞誉。目前,北京民族文化宫和日本国家博物馆还收藏有壮族打扁担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