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名人足迹访金秀坳瑶

  下古陈村村口。

  金秀瑶族生态博物馆坐落于大山深处。  

  金秀瑶族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馆内陈列。  

  下古陈村村口寨门尚在。

 

  坐落在大瑶山腹地里的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背靠五指山,掩映在葱葱绿林里。馆旁边是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寨门,用黄泥稻草夯实而成,朴实、温润。走进寨门,又是一番别有情致的静谧和慵懒。日前,南国早报记者跟随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坳瑶生态博物馆,深切体味到瑶族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和他们古老而神秘的坳瑶历史

  1

  最初印象

  从南宁驱车5小时到达金秀县城后,还要行驶约3个半小时七弯八拐的山路,记者一行才最终到达六巷乡古陈屯——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的所在地。

  巷道和石墙、民居和晒台、名人和瑶民……一切都已被打上时间的烙印,看似遥远,细细寻味又觉亲近,这是坳瑶生态博物馆给人的最初印象。一座新建的瑶族民居院落,是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占地面积大约800平方米,是一处集瑶族文化展示、文物和资料收藏、民俗风情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博物馆大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有联系人相丽萍和盘振武的手机号码。这两人既是村民,又是博物馆的编外人员,平日里若是有村民游人参观或者专家学者考察,他们就会前来开门、进行讲解服务。

  当天,得知记者一行来探访,金秀瑶族博物馆馆长肖茂兴和村民看馆员盘振武早早就候在村边。

  “这个博物馆从2004年就开始选址,于2008年10月20日破土动工,到2011年5月26日正式开馆,历经了太多的艰辛。”肖茂兴见证了坳瑶生态博物馆的诞生,他还记得,那时车子无法直接驶入古陈屯,不少指导建馆的专家都是走路进山,并驻扎下来,与村民一起吃住了几个月。

  目前,坳瑶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范围为上古陈村和下古陈村,展示中心一楼为展厅,展出主题为“瑶山秘境——金秀坳瑶文化陈列”,该展览分为“服饰”、“秘境生活”、“歌舞人生”、“信仰和绝技”及“心系大瑶山”5个单元,展示金秀坳瑶的生产生活及民族文化。

  2

  名人效应

  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使坳瑶原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而且也使得这里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瑶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为何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原来,早在上世纪30年代,金秀坳瑶所生活的大瑶山,就已得到名人学者的百般青睐。

  追溯到1935年,我国已故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来到金秀大瑶山,进行瑶族历史和社会调查。同年12月16日,费孝通夫妇在古陈考察转点途中,王同惠女士不幸遇难,年仅23岁。新中国成立后,费孝通仍十分关心民族调查工作,又于1978、1981、1982、1988年四上金秀大瑶山。

  对于居住在古陈屯的瑶族村民而言,费老与大瑶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心中依然历历在目。“费孝通夫妇就住在我曾祖父家里,小时候我常常听大人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今年62岁的盘振武,忆起名人在大瑶山的往事时神情激动。他说,当年费孝通夫妇在他曾祖父家住了40多天,至今保留在他家里的遗物还剩下一把木梯,是费孝通用过的。

  不可否认,因为费孝通的原因,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古老的坳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将生态博物馆建在名人到访之处,产生了巨大效应。”肖茂兴说,在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开馆之后,他几乎每年都要陪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者、学生进山来考察。而且,他还因为曾沿着费孝通夫妇的调查足迹探寻,一直与费孝通的后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纪念王同惠女士,增添古陈村生态博物馆的人文景观,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帮助下,目前已重建了王同惠纪念亭。

  3

  民俗传说

  走出坳瑶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记者又走访了古陈屯的民居,这些也都属于生态博物馆动态展示的区域。

  肖茂兴介绍说,大多坳瑶人聚居于山谷和溪水两岸,大寨五六十户,小寨10多户,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出了简朴而又别致的民居。房屋结构大多以垒筑石块为基,以石块、黄泥土、草筋砌墙或直接夯筑泥土为墙,以木架瓦;也有少部分房屋是砖墙木架瓦结构;一般设两层,上层为楼,下层分厅堂、卧室和厨房,在民居外设禾仓和畜栏。村寨的寨门、巷道、围墙、菜园护栏等大多用石头垒砌。

  “坳瑶人的屋子大门有两扇,较宽的一扇为阳门,狭窄的一扇为阴门。前者供活人出入;后者只有在家里有人去世后才能打开,供棺木抬出。”顺着肖茂兴手指的方向,记者也见识了坳瑶民居独特的习俗。

  记者还注意到,有几户瑶族村民家里门口悬挂着“文化示范户”、“文化传承人”的标识。据介绍,这些也属于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内容。比如盘志明,对民间民歌、传说、民俗较为熟识、了解,就被列为瑶族民歌传承人;盘振武,不仅继承了许多民间舞蹈,还是古陈村黄泥鼓传承人之一;盘世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妇女,她的织带、刺绣让许多妇女望尘莫及,被列为瑶族刺绣传承人。

  “有游客来到我们这里参观,除了探访文化示范户外,如果有需求,可以观看到黄泥鼓舞等民俗表演。”盘振武告诉记者,每年除了坳瑶节日外,他们也受邀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去表演黄泥鼓舞。

  据介绍,黄泥鼓因演奏时鼓面涂以黄泥而得名,瑶语称‘尼王瓮’,分公鼓、母鼓,公鼓腰细长,两端呈喇叭形,母鼓腰粗短,两端呈杯形,用山羊皮或牛皮蒙鼓面。盘振武作为黄泥鼓传承人,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黄泥鼓的传说。

  相传古代瑶族先人们把母鼓造好之后,无论怎么加工、修整,鼓声就是不响亮。做鼓的工匠一气之下,把鼓扔在屋外檐下。正巧当晚一场大雨,雨水把屋顶的黄泥浆冲到鼓皮上。雨过天晴,鼓面上厚厚的黄泥被太阳晒得干裂剥落,工匠剥去鼓面干黄泥再一敲,鼓声洪亮震耳。从此以后,坳瑶在打鼓之前,就用抹稀黄泥的方法来绷紧“母鼓”鼓皮。

  听完遥远的传说,天色已暗沉下来,怀着对坳瑶古老文化的憧憬,记者一行意犹未尽地与淳朴的坳瑶村民话别。下山途中,山坳里传来的回响,似是村民奏响的淳厚黄泥鼓声,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