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古村落改造在保护中传承

  改造中的秀水村一瞥。
 
①保护完好的千年古树。
 
②游客在古村落参观。
 
③依山而建的古民居。
 
④秀水村进士门楼的一对石鼓,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④秀水村进士门楼的一对石鼓,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④秀水村进士门楼的一对石鼓,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⑦装点古树“过江龙”。
 
⑧福溪村,施工人员正在认真修复具有瑶族民居建筑特色的“飞檐翘角马头墙”。
 

  本报记者 赵品贤 本报通讯员 钟小辉 唐理文 杨建平/摄影报道

  民族古村落

  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和福溪村,历史的辉煌仍旧十分耀眼。

  秀水村建于唐开元年间,曾因出过状元及26名进士又名“状元村”。2008年,该村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广西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福溪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村内的古建筑、潇贺古道对研究岭南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价值。2011年,福溪村被评为“广西特色文化名村”。

  近年来,富川以打造“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加快推进秀水、福溪两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风貌改造,加大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

  在风貌改造过程中,该县根据古村固有的生态、文化、民俗和特有的民居建筑特点,采取修旧如旧,以旧修旧的措施,保持原有青砖素瓦、飞檐翘角和小桥流水等桂北民居风格。加强对古树名木、古建筑、古饰物的保护,着重挖掘名村的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彰显文化名村特性。

  秀水村按“一村(秀水村)、两水(秀水河、青龙湖)、三山(青龙山、灵山、独秀峰)、四落(石余、水楼、八房、安福四小村落)”的独特地理分布,形成山、水、村、田园相互交融,是融人文、自然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村。村内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街、巷、坊空间格局和极具唐、宋、元、明、清特色的古民居建筑;花街石鼓、古石櫈、门楼、上马石、拴马石等古迹遗物亦保存完好,享有“历代古建筑露天博物馆”之称。

  福溪村名村改造是根据它的资源类型、价值分布特点,充分考虑福溪村“一溪、一林、二庙、三桥、十五巷”的生态质量及环境容量,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该村“一溪、二庙、三桥、四祠、十三门楼、十五街巷”的结构体系进行改造,形成完整有序的田、园、山、水、村相互交融、辉映,最终建成保护措施完善、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备的历史文化展示区。

  目前,整个改造工程正按计划进行。

  旅游古村落

  ①保护完好的千年古树。

  ②游客在古村落参观。

  ③依山而建的古民居。

  ④秀水村进士门楼的一对石鼓,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⑤见证古村落改造。

  修葺古村落

  ⑥小巷小道改造。

  ⑦装点古树“过江龙”。

  ⑧福溪村,施工人员正在认真修复具有瑶族民居建筑特色的“飞檐翘角马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