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山海欢歌·情满八寨”大型实景演出。
②精彩的壮族迎亲表演。
③民族风情浓郁的竹竿舞表演。
④来自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宾客也加入欢歌盛宴。
本报记者 韦义华
山歌好比春江水,一年一度三月三,钦江两岸是歌海。
“壮族‘三月三’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基因相连,是壮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已经成为广西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品牌。钦州市‘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民族体育炫、相约游钦州、e网喜乐购等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彰显了壮乡文化的魅力。”钦州市长黄海昆说。
“欢乐三月三”,是壮族的民族节日,也是传统文化盛会。歌声响起时,文化也亮了起来。
A
节目越来越好看
4月2日,钦北区八寨原乡的洞利江畔,万花锦簇,江水清澈。穿过小竹林,穿越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和姹紫嫣红的花海,河对面是一个用纯天然原竹和木艺制作的大舞台,镶嵌着壮族特色的铜鼓造型,上面还有“八桂原乡”崭新的字样。
几天前,这里举办了钦州首届“八寨原乡”大型实景歌舞盛会,吸引了数万人。
这是钦州实景表演的首秀,利用洞利江两岸的竹林、草坪等天然风景,演绎了一台实景歌舞大戏,600多名演员在《寻歌》《寨歌》《情歌》《喜歌》等节目中,上演了精彩纷呈的壮乡民族特色实景文艺,使壮乡民俗歌曲、对歌表演、情景歌舞、竹竿舞情景交融,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特别是《哭嫁》那场戏,从音乐到表演都非常到位。”钦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宗东说,哭嫁在壮乡是一种流传长久的风俗,通过迎亲、背新娘、送嫁等情节的演绎,加上月亮、竹筏等道具的渲染,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歌舞《梨花恋》的演出也抓住了观众的心,共鸣的掌声一阵阵地响起,将此次大型实景演出推向高潮。
“对钦州来说,三月三传统节目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好看。”钦州市文化部门一领导说,今年“壮族三月三”活动,钦州市精心安排,积极组织,各类民歌比赛、民族体育活动的演出都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活动越来越精彩。
B
参与越来越普遍
3月31日,在八寨沟景区内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跳岭头”表演,吸引了不少的游客观看或拍照留念。
“跳岭头”始于商周,在古籍记载中它是一种古老的带面具祭祀舞蹈。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它已经成为华夏民族普遍的习俗,寄托了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这次三月三系列活动,特别安排了‘跳岭头’节目,让广大观众领略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风采。”钦州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的一位组织者说。
在欢度今年“壮族三月三”节日期间,中老年人的歌舞同样精彩。3月30日,钦州园博园南门广场上,张可贤和伙伴们组成的老年协会乐队在倾情演奏《壮族人民歌唱毛主席》《壮锦献给毛主席》《山歌好比春江水》《渔家姑娘在海边》等节目。张可贤告诉记者,为了准备这些节目,他们练了差不多一个月,大家积极性非常高。
在现场,演员们以小组唱、表演唱、小合唱、大合唱等形式演绎,向观众展示了壮乡的民族文化风采,让大家充分感受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三月三期间,在钦州湾广场连续举办了以“欢乐三月三”为主题的文艺晚会。精彩的表演和丰富的内容,把壮族人民团结一致奔小康的火热场面展现在全场观众前面,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今年三月三活动,我们的活动全方位铺开,从学校到社区,从城市到农村,从有组织的活动到群众自发参与,使三月三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民族节日。”钦州市文联的领导说。
C
传承越来越重视
那蒙民族中学的民族文艺代表队,曾在2014年广西民族运动会代表钦州队出征,并获得背篓抛绣球项目第一名,在去年全区学生运动上,该项目男女队双双夺冠。
“作为民族中学,传承民族文化就是我们的特色校园文化。”那蒙中学校长石能宽告诉记者,目前学校配备了专职的壮文、体育和音乐老师,他们从初一学生入学开始,就利用体育、音乐课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氛围一直十分浓厚。
目前,竹竿舞、背篓抛绣球、舞龙舞狮、多人板鞋舞等项目是那蒙中学的优势“保留”项目。
3月29日,灵山县烟墩镇邓塘村委会民族团结广场,烟墩大鼓敲了起来,百鼓齐鸣撼人心魄。
“擂大鼓有鼓谱、变点等多种讲究。以前只有老年人会擂鼓,现在一批青壮年跟上来了,我们还培养了一批少年擂鼓选手,让他们传承这一传统的技能。”邓塘村支书李长兴介绍,该村在小孩10岁时就开始教授擂鼓技法,目前全村已培养了400多名成熟的鼓手。
“其实,壮族最神奇的还是山歌的传承。”钦州市文联一领导说,壮族没有原创文字,山歌全部是口口相传,而且千百年魅力不减,主要是壮族人民有逢节庆就唱歌的好习惯。
3月28日晚,浦北县举办山歌大赛,全县17个镇(街道)参赛队,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民族文化盛宴。“浦北已连续5年举办山歌大赛,每次比赛,都是一次传承。”浦北县委宣传部部长梁光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