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话天顺

 

天顺风光  

幽深的水鸡岩河及姑婆桥  

▲天顺山间古道及隘口 

  □郑义来/文 秦远孝/摄

  阳朔天顺乡,现在的地图上已经找不到它了,其地域基本包括现在的桥头铺、西山、顺梅等村,以及海洋山里的龙尾瑶。1950年2月,阳朔县进行区划调整,天顺乡被撤销,分别划入福利区和兴坪区,但阳朔人依然没有忘记天顺乡,人们仍在谈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天顺乡位于海洋山南端,地理位置独特,从东到西依次为高山——— 河谷——— 丘陵,境内高耸的宝峰山、凉伞顶诸峰如擎天之柱,直冲云霄,山上终年云雾缭绕,茂密的原始森森孕育出水鸡岩河、顺梅河等诸多不竭的清流。顺着河流往下,是海洋山与平原交界的缓冲地带。在这里,海洋山边缘被地球内力“撕”成一座座金字塔形状的山峰,斜“插”在山下的平川上,山脉断层和折皱带清晰可见;山下是连接兴坪镇和福利镇的狭长河谷。这一带分布着马膳坪、罐口厄、庄头、梳髻头、鲁山寨、穿山岩、十八门楼、桥头铺、西山等自然村。

  天顺水量丰沛,多条河流长年不断奔流出海洋山。顺梅河上建有阳朔县第二大水库顺梅水库。水鸡岩河上建有姑婆桥水库和水溪岩水库。丰水季节,河水漫过水溪岩水库大坝常形成壮观的人工瀑布,飞流直下,水声远鸣,引得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水鸡岩河过鲁山寨村折而向西,经十八门楼等村流向兴坪,与阳朔县大部分河流方向相反,故素有“十八门楼水推上”之说。

  由于天顺地势变化明显,形成许多独特瑰丽的自然风光。在海洋山边缘,很多山峰“成双成对”,似一座座“情侣山”,有的相向而立,有的并肩而坐。亦有紧密相依,如观音、似玉兔、像老人……不一而足,山峰间的山坳顶部被阳朔人称之为“厄”,形成天然的隘口,构成一道道守护家园的屏障。

  1944年11月,阳朔沦陷。天顺乡是少数未被日寇占领的地区,由于当地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抗日根据地。先有国民党方面以黄绍立、罗志强为首的“桂林地区民团”1000余人从永福县移驻阳朔,最后驻天顺乡,司令部设在罐口厄村。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兴坪战时青年服务队(临阳联队前身)也在这一带广泛活动。当地还活动有阳朔东区自卫队等地方武装,一时间风云四起。

  日军对天顺乡垂涎三尺。1945年元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日本军官野沟二彦率日军1000多人,分两路到天顺乡“扫荡”,进入海洋山内罐口厄等村庄抢掠,当地一支50余人的抗日武装民兵配合“桂林地区民团”英勇反击日军,双方动用各种火炮、机枪激战两个多小时。日军被击退,仓皇逃窜。此战毙伤日伪军10多人,中国方面黄少党班长等3人阵亡。此战后不久,黄绍立率部赴贺州八步抢地盘,天顺乡空虚,临阳联队得以发展壮大,不久即接管了天顺乡并成立了民主政权,与大源乡、享庆乡和兴坪区,共同构成临阳联队全盛时期的“一区三乡”抗日根据地。

  1945年夏天,临阳联队在穿山岩村集结后,南下平乐、荔浦,原先建立的民主政权尽失,“桂林地区民团”卷土重来,他们与当地自卫队勾结,杀害临阳联队战士多名。不久,当地武装趁日军撤退之机,打响了李子面伏击战。

  李子面位于兴坪桥头铺村和西山村之间,是兴坪通往福利陆上交通的必经之地。1945年7月4日,阳朔东区廖述之自卫联队获悉一股日军由兴坪向福利撤退的情报后,即抢先埋伏在李子面路旁东侧高基边;锁石、屏山、西山、桥头铺等村的武装民兵埋伏在西侧山上。待日军走近李子面时,自卫队先行开火,截住日军。日军慌忙向西边山脚散开,准备还击。这时,山上的武装民兵趁敌立足未稳,猛烈射击。日军受到夹击,躲闪不及,被击毙14人。等敌人企图组织还击时,自卫队和武装民兵已全部安全撤离。

  天顺广阔而富饶,境内海洋山有丰富的铅锌矿和铁矿等矿产资源,贵广高铁亦从山体内穿山而过。由于各种原因,今天的天顺乡依然“养在深闺”,但其高山、密林、深溪、幽谷,以及众多古桥古迹引得不少充满好奇心的人前来“探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这里的“三奇”。

  一是古老而神奇的“姑婆桥”。位于罐口厄村南面约一公里处,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为料石单拱桥,长20米、宽3.7米,净跨10米,高15米,是阳朔县最高的古石拱桥。水鸡岩河从海洋山上飞流至此段时,河床幽深,姑婆桥成为来往两岸的重要通道,让过河群众少绕行近3公里。关于它的建设,当地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相传姑婆桥在建设时,由于桥面过高,曾多次在即将完成时倒塌,但当地群众依然锲而不舍地建设。一天,当桥又一次即将完工时,远处走来一个阿婆,挑着一担粪水,请求大家允许她过桥。有人以桥未完全合龙为由拒绝,但阿婆依然坚持从此过河。为了让老人少走几里弯路,大家终于同意了。阿婆挑着粪水走到桥中间未合龙的缝隙前,肩上的粪水桶不小心侧翻,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奇迹发生了,这些粪水浸入石缝中,桥面立即合龙,石桥从此架设成功。为了纪念这位阿婆,当地人把桥称为“姑婆桥”。

  二是奇特的水鸡岩河大峡谷。水鸡岩河冲出水溪岩水库后,进入一道长数百米,宽数十米,距地面深二三十米的大峡谷。峡谷内森林茂密,水流湍急,长期以来,未有人深入峡谷内探个究竟。河水过峡谷后即钻入一个巨大的山洞,形成近两公里的暗河,河从鲁山寨村旁穿山而出。该峡谷是开发漂流、探险项目的一块宝地。暗河一带即海洋山边缘,从远处看,一座座金字塔似的山峰整齐排列,卓然耸立,与东部高大的海洋山、西部平坦的河谷形成阶梯状地形,蔚为壮观。

  三是神奇的间竭泉“犀牛井”,位于梳髻头村东侧一座山脚下,是一股从石缝中流出的泉水,用于灌溉附近的农田。该泉雨季丰水期流量约0.05立方米每秒,旱季流量稍小,但常年不断。该泉最大的特点是流量大小变化用时短且明显。有人测算过,每隔18分钟左右流量达到最大值,15分钟后缩小到流量最小值。其变化原因至今依然是一个谜。在犀牛井上方约20米的山上,有一垂直向下的山洞,沿洞口下数米,可见洞内有水,但无法确定泉水来自此洞。

  关于犀牛井的成因,当地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说古时此泉水附近有一块田,稻谷成熟后,主人家负责收割的两妯娌从没完成任务过——— 哪怕当天留下几根未割完的稻谷,第二天整块田又会全部长满稻谷。为此两人没少被家里老公和公婆教训。一天,其中一个妇女实在不解,晚上收工后握着镰刀埋伏在附近。在月光下见泉眼内走出一头犀牛,来到刚才劳动过的稻田偷吃稻谷。吃完后,犀牛抖落身上的牛毛一根,顷刻间,整块田全部长满了稻谷。受了气的女人立即拿起镰刀追砍犀牛。犀牛逃进泉眼后再也不出来,只偶尔在里面翻一下身——— 泉水就这样时大时小,而那块田也再未出现打不完的稻谷了。

  传说归传说,但犀牛井还是经常吸引着不少人前去参观、探秘。一些人士认为,天顺虽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但该地有奇特的地形地貌、原生态的山水环境、丰富的风土人情和独有的抗战历史,非常有利于开发旅游项目或打造一条新型旅游线路,让慕名而来的世人揭开天顺的神秘面纱,推动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