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大伍屯有座"微型宫城" 穿行门房之间像走迷宫

  探访古宅

  武鸣大伍屯有座“微型宫城”

  整座建筑就像“口”里镶着“日”字

  72道门、67间房回环仿若八卦迷宫,易守难攻,利于御敌

  

  邓家大院的大门和正堂屋3道门有意错开,没有在同一直线上,避开穿堂风的风水忌讳。

  核心提示

  封闭式长方形建筑,占地1610平方米,红砖红瓦,有72道门,大小67间房,分外、中、内3层。从高处看,整座建筑就像一个大大的“口”字里镶嵌着一个“日”字。这就是晚清民居建筑群邓家大院,也称“72道门”。

  “72道门”位于距南宁市中心约30公里的武鸣双桥镇八桥村大伍屯,地处南武城市大道和邕武二级公路交会处,是保存完好的民族民居建筑。一说始建于1864年,迄今已有151年。“72道门”像是八卦迷宫,暗合天地六合之理,尊崇古代帝王宫城建筑中轴对称建筑风格,令人称奇。

  “微型宫城”长什么样?

  穿行门房之间仿若走迷宫

  近日,记者来到大伍屯,目前正在有规划地进行开发建设。72道门虽宏伟壮观,但四周已被新建楼房包围。回望百年,这座宏伟的民间建筑群仍然是了不起的浩大工程。

  “72道门”坐西朝东,采用中轴对称建筑风格,大院是封闭式长方形建筑,有一个正大门,两个后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侧面,加上67间房门,总共72道门。这座建筑的所有房屋全是红砖、木梁、红瓦,台阶是大四棱长条石,屋里屋外地面铺红色火砖。这样庞大的民间建筑群,是古代红遍四野的“豪宅”,如今依然宏伟壮观。

  进入大门到达正堂屋,门楣高挂的红底黑子“恩赐九品”牌匾醒目而威严,彰显着邓家祖上的功德;各种镂空雕刻木门窗美轮美奂;正堂两侧的厢房对称分布,每间房独立设置一道门,南北门口不相对称,要想穿行于左右两侧厢房,得大费周折,多绕几圈。穿过第一间正堂,抬眼可看见第二间堂屋“寿如松乔”的牌匾,两侧竖式书写的小字记载着这块牌匾的由来及年限(据记载,此牌匾为1910年,邓文彩孙子邓致宝60大寿时,思恩府、今武鸣府城所送)……进入古宅,仿佛进入迷宫。

  站在古宅周围新建的高楼顶上往下望,“72道门”红砖墙面,呈方形构图,东西跨度长约50米,屋顶飞檐高翘,宏伟壮观,堪称“微型故宫”。这里还设有瞭望口,整座建筑有完整排水道,大概就是这些“先见之明”的建筑布局,让这座古宅历经兵荒马乱和风雨侵蚀,依然完好保存至今。

  

  邓才哲指着这道门说,他当年就是在这间房内出生的。

  怎样建起来的?

  先人选址子孙耗时25年建成

  说到“72道门”,不得不说邓文彩(1777-1855年)。邓文彩在家排行老三,自幼习武,拥有一身武艺,参加当朝武举考试却名落孙山。但他人缘好,结识众多习武豪杰。当时清朝“敬老”风行,邓文彩因孝敬长者,品德高尚,1846年(清道光丙午年),他获得清朝政府“恩赐九品”的册封(1888年,子孙建好大宅后才将此牌匾挂到门楣)。

  邓文彩高尚人品感动天地,相传,“72道门”的选址就是他得到神明指点而定下来的。传说当日邓文彩与武林好友切磋,回到村口看到一只白猪,四邻八乡未曾见谁家养有白色的猪。他好奇而追踪其后,追至“72道门”所在地时,白猪却消失不见了。邓文彩将此事告知族中长者,长者认为白猪出没之地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此地置业,家族必定兴旺发达。邓文彩谨记长者的话,先在白猪出没之地附近建小房子,弥留之际,他又嘱咐子孙,有实力一定要在白猪出没之地置办宅居。

  随着邓氏子孙日趋强盛,孝顺的孙子邓致辉、邓致宝、邓致彰3兄弟为完成爷爷遗愿,年轻时就开始合力在白猪出没之地建大宅。3兄弟一边赚钱养家,一边攒钱建房,还远足去请当时有名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来建设,采用中轴对称的传统建筑风格和八卦迷宫格局,房屋摆布整齐,道路回环,门洞复杂,工程浩大,从开始建设到建成,耗时25年。

  关于“72道门”的开建年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885年至1910年;但最有权威的说法是1864年至1888年。据《武鸣大事记》记载,邓家大院在1888年时已基本完工,大宅建成,震惊四方。邓家后人邓才哲也证实了这一说法。邓才哲今年53岁,他是“72道门”正堂屋的偏房生的,并在这座古宅生活居住到25岁,成家立业后,才分出去居住。邓家后人一直有人居住于此,最多时有100多人同时居住。直到最近一两年,后人才陆续全部搬离。邓氏子孙人丁兴旺,多达197人,占了大伍屯全村总人口375人的一大半。

  

  正堂屋第一道门门楣上的“恩赐九品”牌匾

  

  正堂屋二道门楣上的“寿如松乔”牌匾,上面清晰记录着牌匾来历和年限。

 

  为何建防御工事?

  土匪横行让邓氏居安思危

  晚清建筑多以青砖黛瓦为主,为何“72道门”却是红砖红瓦?既然建的是民宅,为何设有防御工事?邓家后人邓才哲解释了其中缘由。

  邓才哲说,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和族人相传,因为先人并非大富大贵之人,为建这座大宅,邓致辉3兄弟拼命挣钱,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当时青砖黛瓦是主流,但价格却比红砖红瓦高出很多,为了减少开支,3兄弟决定用红砖红瓦,没想到歪打正着,建成后反而远近闻名。至于当时为何费尽心思、花大价钱也要建防御设施,主要是因为形势所逼。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太平军战败一路逃跑,地方土匪冒充太平溃军抢夺钱财的事时有发生;因此邓家子孙特别要求设计师,要把宅子建成具有防盗、防守自卫功能的坚固城池。

  设计师遵循邓氏的要求,仿造宫城建筑,为邓家大院设有瞭望口,两侧小门和后面两个小拱门,均是易守难攻的出入口;宅子虽是中轴对称风格,但里面道路回环曲折,门洞错落复杂,仿佛八卦迷宫,易守难攻,利于御敌。由于邓氏子孙有先见之明,让族人和村人在后期的战乱中免受被欺凌之苦。在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期间,邓氏子孙组织村中壮丁把守宅门,家属女眷躲在屋内,几次躲过被扫荡欺凌之灾。

  

  工人正在修缮邓家大院

  如何保护?

  将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到访当天,邓家大院内一片忙碌,专业的修缮队伍正在对古宅进行保护性维修。武鸣住建局副局长卢剑华说,“72道门”建筑是一座风格独特、保存完整的晚清民间建筑群落,打造民族风情旅游潜力巨大,经过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保护修缮后,预计年底完成保护工程,明年将申报县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鸣县委办副主任刘尧刚介绍说,大伍屯已被列为南宁市生态综合示范村、南宁市民族民居示范村,目前正在按照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深化改革,以及民主管理4大板块共23个项目的规划进行建设,其中村庄建设板块共有4大项18个小项,目前已开工建设11项,开工率61%。

  “72道门”建筑群是南宁市经典的壮家大院古民居,极具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大院内“恩赐九品”和“寿如松乔”两块牌匾,体现大伍屯独有的百年古村“孝道”传统,是壮家“孝”与“寿”传统文化和中华千年儒家传统的体现,也是当下社会极富吸引力的优势潜在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