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祠。
层层叠叠的围屋内建筑里藏着工匠们无尽的艺术构思。
高墙深巷。
一弯碧泉,几只白鸭,林荫古道,杉木葱茏。其间偶有几声鸟鸣,则绿境更幽。在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大楼村,一派安静、清幽的湖光山色中,坐落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客家建筑群——姚氏宗祠及其围屋。大屋为清砖结构,其壁画、木雕、砖雕、灰塑保存完好,古榕树、古寨墙、碉堡、城门构成了让现代人怀古探幽的期望。
游宗祠:一段久远的历史画卷
穿过石砖砌筑的“福履门”,徒行数步,在一片宽广的“广场”前面,“姚氏宗祠”屹然眼前。“麗水振家聲,歷山绵福澤”,鎏金大字的对联分挂大门两边,写有“姚府”的一对大红灯笼悬挂上空,“姚氏宗祠”的气派由此可见一斑。门口两边摆放着的长条石凳,已经被岁月磨得圆润而又光滑。
走过宗祠前的宽大广场,进入宗祠大门,两边的墙上,各有两块古香古色的大牌匾,“太学第”、“進士”、“鄉進士”、“進士”。再细看牌匾上的落款,雍正拾年、大清道光十七年……据说,姚氏宗祠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距今已有近两百六十年的历史。“苔痕上阶绿”,迈过窄小的“天井”,便是二进到了“空空如也的中堂”。镂空的石窗,朱红的梁柱,雕花的梁子,炫彩的藻井……体现的都是清朝的传统建筑风格。而后再迈步,则是到了三进“内堂”。
上下三进,祠堂的梁、柱等木制构件上都可看到荷花、禽鸟等精美的吉祥图案,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依稀还可见到当年的丰富色彩。这些绘制精巧、炫彩的吉祥图案,在展现了它的艺术性的同时,更展现了木质结构良好的防腐、防潮性。
姚氏宗祠是均衡的对称方式,整个建筑以长方形平面为主,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上下、左右扩展设计,使建筑群有机组合和相互烘托,更显主体建筑的宏伟壮丽。
看宗祠:一座防御严密的堡垒 祠堂大门外是开宽的广场,直对出去“影壁”外面是围绕建筑群呈现半月形的宽广碧清的“护城河”;其他建筑就围绕着这一主体层层展开,错落有致。
最外围则是高耸的围墙,虽已看似断壁残垣,但其坚实的本质依稀可见;坚硬的灰沙墙上尽是斑斑驳驳的弹孔及防御用的射击孔、瞭望孔都依稀诉说着当时的紧张。整个建筑群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开设有闸门进出寨子。古城墙更是将宗祠围绕其中,包裹得严严实实,防护功能非常严密——典型的客家围屋。
“以前这里的土匪非常猖獗,看到什么就抢什么,天还没黑就会下山到村子里来了。村里的人在天还没黑就拉着自己家的牛、羊等牲畜回到宗祠内,关好大门。这样土匪就进不来了。”当地的一位村民说,寨墙内侧还建有几米宽的辅道,可以在上面跑马传讯或调兵抵御外敌入侵呢!宗祠严密的防御功能由此可见,也能回想到客家先民们迁居至此聚集而居时的那种封闭、而又追求自我保护的生存状态。
而从姚氏宗祠的族谱上看到,姚氏后裔人才辈出,且大都是武将。一门两父子,都是武将之才,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子比其父官位更大。在之后的抗战期间,姚氏宗祠的姚氏后裔也都积极参战。姚氏后裔以武为才,以武辈出。据姚氏族谱记载,清嘉庆己未年,姚绪兰曾任骑尉兵
部差官,道光辛卯年姚姓再考中一名恩科第七名武举人。这些人物与大屋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及姚氏先民们所居的环境,表明着这里历来是重武、尚武成风。
思宗祠:一场如何保护的思辨 古老的建筑,悠久的历史,都诉说着它的不易。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姚氏的后裔据说至今已发展到了第21代了。“以前的老人们做完农活都会回到祠堂内,大家围坐在祠堂前面,聊家常,说说笑笑。”当地的一位大哥说道,“大概90年代的时候,人们都搬出祠堂了,住在周边的村庄。人太多了,住不下,也是为了保护祠堂。”
两百多年的沧桑巨变,姚氏宗祠内的元山庄古城墙,“后花园”那几棵苍老粗壮的大榕树都是它的有力见证者。村里的姚氏族谱记载,其中最古老的那棵树高28米,为清康熙三十八年所种,现在算来已有三百多年了。另据村民描述,原来姚氏大屋有寨门七个,经过几百年的变迁,现只剩下东门元山庄,南门福履门。为了更好地保护姚氏宗祠,当地的姚氏后裔们历时两年才修缮好宗祠内的主体建筑。而其扩展设计出的建筑群,却是风吹雨打去,磨损的、破败的、废弃的、坍塌的……“不好好保护,可能再过几年就看不到这个建筑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