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古色古城屯

 

  古城屯全景。  

  别具一格的窗花。  

  惟妙惟肖的壁画。  

  古城中的老奶奶。  

  古城屯内景一角。  

  古老的大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雕刻着精美花卉的的瓦梁。

  编者按:近日,自治区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出炉。桂平市中沙镇南乡村、蒙圩镇新德村古城屯;平南县大鹏镇大鹏村石门屯、下泽屯,六陈镇胡村,思旺镇双上村(范家大院)榜上有名。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传统村落专版报道,以勾起大家对家乡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引起相关部门对传统村落的重视和保护,使传统村落在高楼耸立的今天依然绽放出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最近,桂平市蒙圩镇新德村古城屯入选广西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5月6日,记者走进古城屯感受这个传统村落的魅力。

  新德村位于桂平市西面,离城区约14公里,交通便利。该村总面积30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自治小组,有汉、壮、瑶等民族近2000户8000多人。其中,古城屯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现有侯、黄、李等姓氏,4个村民自治小组,2000多人。

  古城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据《桂平县志》记载,古城屯遗存的古屋主要是侯姓家族所建造,只有一座是韦姓家族所建。新德村原主任侯博远是侯氏家族的族老,他说,从祖上流传下来的族谱可以看出,古城屯有人居住始于南宋时代,最初开始居住的是孔姓家族。在古城屯一带曾经出土了铜钟、铜鼓等文物,如今有的收藏在桂平市博物馆,有的已移交上一级博物馆收藏。

  来到古城屯古民居处,远远就看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榕树,走近一看,大树腰肢挺拔、硕大,需要七八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据说,这些古榕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一棵古榕树被大风吹倒,根部移位四五米,且绝大部分裸露在空中,却依然枝繁叶茂,生命旺盛。侯博远说,这棵古榕树已是第二次被吹倒移位,却依然屹立不倒。

  今年90岁的村民覃丽彬告诉记者,以前村庄保存完好,宽六七米的护城河把村子围了一圈,在东南西北各开大门,大门处有吊桥供村民出入。侯博远说,小时候他经常在护城河里游泳。如今,随着岁月变迁,护城河已经淤塞。

  在古城屯的南门旧址旁,有两块竖起的长方形石板,侯博远说,这是拴马用的,古时的交通工具陆路主要为马,水路为船。往里走去,一栋栋古香古色的古民居映入眼帘,一些房子的底部用花岗岩条形石块垒筑起来,大门处有用花岗岩做的石墩、门框、门槛。大门顶部的墙壁上画着各种精美的壁画,有孔雀、凤凰、喜鹊、瑞狮、麒麟等造型。历经风雨,这些壁画的色彩依然鲜艳,各种鸟兽的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走进屋内,一些门和窗户、房梁等都刻有精美的装饰,整个古民居处处雕梁画栋、刻檐描壁,典雅古朴。

  据了解,古城屯现存的房屋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为三至五间两鸡头两横廊、一至三进式的中原建筑风格。据侯博远回忆,原来的房子是按五列九行的格局排列的,每一行都是一个完整的院落,内有一到三进的房屋,大门、天井、厅堂、厢房、厨房等样样齐全,房屋与房屋之间有通道相通,一个古城就是一个大家庭。

  古城屯里的许多旧道路都是用青砖或花岗岩石板铺设的,走在上面别有一番滋味。古城屯古老的风貌吸引了外来的目光,1998年《太平天国》摄影组就在这里实地取景,进行了为期20天左右的拍摄。今年70多岁的村民侯桂飞当年作为群众演员参与了该电视剧的拍摄,在剧中扮演一个太平天国的士兵,说起当年经历,他至今还感慨万千。

  在古城屯周边,还有许多历史文物古迹,如古集市木根圩、古战场、染布的大染缸以及金牌山顶防御工事等。

  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洪星桦 通讯员 梁泽义 施小红

  日前,记者走进桂平市蒙圩镇新德村古城屯,只见绿树成阴,水泥路进屯到户。再走进村民家里看到,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古城屯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生活越过越红火。

  记者在古城屯看到,一栋栋民房错落有致,掩映在翠竹绿树之间。新德村主任黎秋雄说,这些年,群众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许多村民搬出古城屯旧地,建起楼房。目前,全屯98%的农户建起了楼房,村民住房的条件大大改善。

  私家车不再是奢侈品。在古城屯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不少私家车在路上来来往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屯已有60多人购买了私家车。家在古城的前新德村主任侯博远说,古城屯400多户共2000多人,其中有驾驶证超过两成,有近200人在村里村外跑运输。

  外出闯荡,拓宽致富路。侯博远说,村民韦振标长年在防城港市东兴市一带经营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村民韦光龙更是将生意做到了国外,如今开设了一家贸易公司,经营紫檀木、黑檀木等生意。黎秋雄说,村里的经济能人外出承包工程、开商店、办实业等有100多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日子越过越好。

  古城屯人想方设法增加收入,他们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如今,全屯种植有茶叶1000多亩、龙眼和荔枝共300多亩、经济林4000余亩。这些经济作物成了古城屯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富裕起来的古城屯人,除了改善居住、出行条件外,更重视精神文化上的满足。村民侯启分等20多人组建了老年文艺队,老年人聚在一起自娱自乐,还经常在村里进行表演,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本报记者 洪星桦 见习记者 覃成成

  古城屯今日的状况如何?如何保护这个传统村落?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走进古城屯,古香古色的建筑映入眼帘。古老的建筑、雕梁画栋、刻檐描壁,眼前的一幕幕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古城当年的气魄与辉煌。记者爬上两层半的小洋楼,向南望去,依稀可见古屋的整体轮廓。

  然而,这些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建筑目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大门被毁,墙体坍塌,木头腐蚀,房顶塌陷,壁画褪色等。古城屯的正前方已经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楼房挡住,楼房与古屋相隔不到两米。

  “除个别古屋整体保存比较好外,其它保存都不完整了。”该村原主任侯博远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数村民搬到了外面,老房子无人打理,而有些屋群已经被推平建起了新房子。

  这些古建筑群依然有很多历史符号。门口的巨石和长条石上面刻着象征福禄的图案、青砖、木雕和墙体绘画,以及屋檐下的封檐板刻有花、鸟、兽等精美的图案,虽然历经岁月侵蚀,但透过斑驳的油漆,生动的形象还是让人啧啧称赞。

  “这个大门以前挂着一个很大的牌匾,写着‘文魁’二字,现在被人摘下来刨了做桌子。”侯博远接着说,“因为没有统一管理,现在村民还发现古城里有被盗的痕迹,村民不重视,我们只能干着急。”

  “没有开发就没有保护,可以引进社会资金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桂平市旅游发展改革委主任蒋益进说。桂平市住建局副局长江吉良介绍,今后将重点保护和开发桂平市传统古村落,在规划设计以及宣传、策划上下功夫,打造旅游开发项目,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古城屯文化底蕴深厚

  本报记者 洪星桦 通讯员 梁泽义 施小红

  古老的青砖、精美的壁画、典雅的花岗岩……走进桂平市蒙圩镇古城屯,一阵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古城屯树仁堂的大门上,有一副“文化永及第 魁星恒光辉”的对联,横批“文魁”。据了解,“文魁”是明朝崇祯年间刻写的。历经岁月沧桑,“文魁”二字仍依稀可见。这是古城屯人尊师重教的一个见证。今年90岁的村民覃丽彬回忆说,以前古城屯开办有私塾,大家对“先生”非常尊敬。正是在尊师重教的氛围下,古城屯人才辈出。清朝嘉庆年间出了两位监生侯廷琨、侯廷楷,一位武举侯卓。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学习文化、建设国家成为头等大事,古城屯人把老房子的砖瓦、木材、花岗岩等拆了建村小学。古城屯的私学变成了公学,更多的农家子弟有了进“学堂”学习知识的机会。村民侯凯兴1958年考上广西大学冶金专业,后来到国务院外交部工作,如今已退休居住在北京海淀区。村民侯大达、侯崇深先后考上空军第一、第二航空学院,如今已经毕业在部队工作。

  新德村主任黎秋雄说,改革开放后,古城屯人考上师范学校、大学以及读硕士和到外国留学的多达近百人。

  古城屯人秉承儒家学说,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每当国家需要,总是奋勇争先,精忠报国。除了前文提及的武举侯卓外,近代,古城屯人更是频频投身军营。据侯博远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古城屯人先后有50多人投身军营,其中参加过抗美援朝、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等战争的就有30多人。如今,在屯里最有名气的两位军人是前文提及的侯大达、侯崇深两人,他们都是空军学院毕业,侯大达今在部队任营长。

  在新德村一带,如今还有古战场的遗址。古城屯背后的金牌山山顶上保留着古碉堡残迹,山下便是赵里坳(原称南济关,又名佛子口),相传这里曾是宋代的古战场。当地村民说,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张发奎部队在此阻击由黔江登陆企图攻占桂平蒙圩的日本侵略军,配合盟机的轰炸,杀伤杀死几百日军。战斗期间,当地村民积极为部队运送弹药、粮食等物资,帮助照看伤员,真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在古城屯的东北角,有一座金牌大庙,庙里供奉着各种神像,有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神像,也有佛教的弥勒佛等。更让人惊奇的是还供奉着一座猪八戒造型的神像。到庙里来烧香的人很多,许下心愿。镇龙庙里有一口大钟,从上面的字迹可以清楚地看到是清朝嘉庆二十五年由村民出资制作的,大钟的两侧刻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体现了古城屯人殷切的期盼和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儒家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和谐共处。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张庆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