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凌云

  凌云是长在大山里的一座小城。要想到达凌云,不能空降,不能行船,必须得山路十八弯地穿过一岭又一岭的高山。当你正抱怨山高路远时,不经意间的一抬头,发现车窗外的山已经变得秀气了,山脚处错错落落地立着十几户人家,也不知道从哪儿流来了一条河懒散地游在房屋前。一种山林深处有人家的亲切随着清爽的山风吹来,让你不自觉地舒展开原本蹙起的眉。真正进入凌云后,你会觉得,所有的长途爬涉都是值得的。

  

  凌云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角,海拔在200~2000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日炎炎的7、8月份,大城市里基本都晒得可以在马路上煎鸡蛋时,凌云依然是清清凉凉的。凌云四面环山,一条六七米宽名为泗水的河从两排山中间流过,人们沿着河流安落下来,凌云县城的布局便成了依山傍水流线式的简单和舒畅。比起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凌云多了一份白云绕青山的自然范儿。

  

  茶是凌云代表性的一张名片。凌云白毫茶以其色翠、毫多、香高、味浓、耐泡五大特色在中国茶叶界小有名气。凌云的一条主干道上立了一个几层楼高的大茶壶和两个茶杯,壶身上印着一个鲜绿色的“茶”字,壶座上面则是“天下第一壶”几个大字。茶壶虽然硕大,但看起来却有几分说不出的可爱,让人见了忍不住地想跟它合个影。

  

  凌云的街道上,茶铺茶庄茶叶店也随处可见,但凌云真正令人震撼惊赞的是那一片连绵起伏的茶山金字塔。凌云茶山由几十个海拔1000多米的山峰组成,犹如一座座绿色的金字塔,因而得名“茶山金字塔”。走进茶山,目之所及,大大小小的山头都被茶树一圈一圈地环绕着,心里不由地惊叹凌云种茶人的智慧和力量。山岭茶园之间,几座朴素的楼亭和木屋,加之云雾缭绕,如坠仙境一般。随手摘一片脆嫩的茶叶尖放入嘴中,略涩,再嚼,涩中带甜,随之茶香满腹。望着这满山满山的茶树,心想,种一山茶,搭几间屋,日出采茶日落品茗,悠哉乐哉。

  

   去年,凌云获得了“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2.3/10万,联合国“长寿之乡”的标准之一是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的7.5/10万。数字总显得有些干瘪,远不如亲眼所见来的有说服力和饱满。凌云街上随处可见到这样的景:发髻银白梳妆整齐的老奶奶蹬着装满青菜的三轮车,几个老头儿在河边的石凳上下棋博弈,老伴儿或是老人带着儿孙在树荫下散步......生活在如此一个清新闲适的小城里,健康长寿也是理所当然吧。

  

  凌云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四起的青山似乎把外界的浮躁和喧闹都拒之城外。高山,白云,流水,清茶,耕种,收获......宁静之中透着一份悠然自得的灵气。

  凌云,一个可以让自己心对心谈谈的地方。

  

细看每一枝茶叶,都像是在青山里跳芭蕾的舞者

  

阳台上尽情生长和绽放的三角梅,可以把路人的心情都打扮得跟花儿一样美丽

   

花枝上还挂着昨晚的雨珠,小蜗牛在考虑要不要这定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