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本报南宁讯(记者/李湘萍)香火龙、芭蕉龙、稻草龙、板凳龙,群龙飞舞;马山会鼓、烟墩大鼓、壮族岳鼓、东兰铜鼓,众鼓齐鸣。6月9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上演的大型民俗展演《龙吟鼓韵》,拉开了国家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广西系列活动的序幕。围绕“活态传承,重在落实”的活动主题,自治区文化厅联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会议成员单位和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精心策划了拜师、技艺展示、唱腔比赛等系列活动,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广西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三行叩拜礼,奉上敬师茶,10名徒弟在“薪火文脉——代表性传承人拜师大会”上,分别向杨似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吴光祖(侗族大歌)、秦彩霞(桂剧)、闭克坚(壮剧)、刘正城(壮族歌圩)、李人帡(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黄达佳(布洛陀)、周瑾(彩调剧)、黄月香(刘三姐歌谣)、黄才定(壮族八音)10位传承人行大礼,结为师徒。
在“外婆的背带——民族女红技艺展示”区,壮族、水族、仫佬族等民族的背带展示,以及传承人的现场制作,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到巧手惠心的“活态”传承;色彩斑斓的靖西、宾阳壮锦,华美精致的南丹马尾绣,繁复艳丽的马山壮绣等构成了“织锦技艺创意产品展示”区的一幅幅“美丽画卷”。
“革干哪嗬嗨——彩调唱腔演唱比赛”中,行当腔、身份腔、通用腔,腔腔传韵;生旦净末丑,角角传神。从传统经典剧目《女卖纱》《王二报喜》等,到整理改编剧目《王三打鸟》《三看亲》,再到新编经典剧目《刘三姐》《哪嗬咿嗬嗨》等,选手唱得精彩,观众听得过瘾。
与此同时,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也于日前公布,绿珠传说、北海疍家服饰、罗秀米粉制作工艺等98个项目榜上有名。至此,我区共有4批291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建成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目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