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构建中越边境“非遗”保护示范带

          记者近日从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了解到,广西3月初启动构建中越边境“非遗”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破解非遗保护工作难题,推进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数字表明,近年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到位:9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录壮族织锦技艺名列其中,93个项目进入广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推荐名单,121名传承人确定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构建中越边境“非遗”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是今年广西“非遗”保护工作亮点。示范带以广西中越沿边公路为纽带,把东兴、防城、宁明、龙州、凭祥、大新、靖西、那坡连成一线。示范带建设将与边民求知、求乐、求富相结合,让边民充分享受到“非遗”普查成果,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非遗”传承、传播工作,有效传承各民族文脉。

  同时,今年广西还将加大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力度,继续推进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启动壮族文化(百色)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推动瑶族文化(金秀)、侗族文化(三江)生态保护区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京族、仫佬族、毛南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生态保护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