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化传承的力量源泉:民间瑰宝显神奇

  “抢救第一”、“传承发展”、“精品战略”……在党和政府一项项保护、传承、繁荣民族文化的政策、方针、措施指引、扶持下,广西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12个世居民族创造的瑰丽文化放射出前所未有的绚丽光彩。一个具有广西气派、壮乡风格、现代特性、开放包容的先进文化省区正在崛起。

 

花山崖壁画。 



  花山崖壁画: 保护八桂那片神奇

  那一片用赭红色颜料涂画出来的令世人惊叹的神秘壁画,在宁明县明江河畔峭壁上从容附着了2000多年。人、兽、铜鼓、环首刀、羊角钮钟……笔法古朴粗犷的1800多个图像,栩栩如生地勾勒出骆越先民生产、生活、战争、祭祀等情景和场面。

  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个体壁画——花山崖壁画。作为岭南古代文化丰富内涵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极强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堪称中国稻作文化的最大标志、壮族文化的瑰宝和世界崖壁画极品。1988年,国务院将花山崖壁画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1月,花山崖壁画列入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以花山崖壁画为代表的花山文化“富矿”,由于饱经风雨,“脆弱”的千年瑰宝面临岩块崩落、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等威胁。为使花山崖壁画“重发青春”,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攻克崖壁画治理国际性难题的保护工程,在党委、政府的协调下全面展开。最艰难的一步已经迈出,当地壮族群众欣喜地看到了保护花山崖壁画的希望。

  与此同时,“以花山崖壁画历史文化遗产为源头,以研究壮族文化为内涵,以创作文学艺术精品、发展文化产业为手段,以推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打造花山文化品牌新思路,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署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花山文化艺术节在崇左市成功举办,“花山论坛”颇具影响,以传承和演绎古老绚丽的骆越文化为主题的花山文化艺术活动,正在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印象·刘三姐》成为广西的文化品牌。

  刘三姐传说: 打造广西精品战略

  在底蕴深厚、多姿多彩的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中,“刘三姐文化”从传说故事到“文化精品”的发展过程,鲜明地体现了广西文化建设者在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指引下,与时俱进,实现从民间文化向经典文化飞跃,树立广西民族文化品牌的创新精神。

  美丽动人的“刘三姐”故事传说始于唐代,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仍“隐居”于民间。从口头文学转为书面文学,始见于1955年宜山地委机关报《宜山农民报》发表的故事本《刘三姐》。1957年12月由宜山人民桂剧团集体创作的六场桂剧《刘三姐》隆重上演,实现了从传说叙事“刘三姐”向舞台形象“刘三姐”的突破。

  1960年,自治区政府组织《刘三姐》汇演,广西100多个剧团、1200多名演员云集南宁。汇演结束后,自治区调遣各路精英、广西几大剧团合排的彩调剧《刘三姐》,赴京演出百场,场场爆满,轰动京城。随后,《刘三姐》巡演一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反响强烈。彩调剧《刘三姐》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汇报演出,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赞扬。广西戏剧,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实现了第一次辉煌。

  同年,自治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请来名编剧、名导演、名作曲家,投拍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刘三姐》。直观可感的银幕形象,旖旎秀美的广西风光,悠扬动听的广西山歌……电影《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当时人们认识广西的最重要的载体,成为广西的象征。至此,“刘三姐”成为广西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成为广西的代名词。

  时光流转,2004年3月,自治区文化部门大胆突破创新,力推“刘三姐”华丽转身,让美丽的“三姐”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呈现于世——在桂林漓江田家河1.654平方公里的水面上,集合了桂林山水、刘三姐传说和著名导演张艺谋三大品牌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经典演绎出地球山水间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再次爆发出无限潜能,“刘三姐”由此成为世界级艺术形象。

  如今,《印象·刘三姐》获得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及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她已走出广西,成为中国最具号召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风雨桥上纺织忙。 居家忠/摄

白裤瑶原生态文化得到良好保护。

  生态博物馆: “保鲜”民族文化遗产

  2006年盛夏,“广西文化舟”驶入北京。“舟”上搭载的融水芦笙表演队、龙州天琴表演队、南丹白裤瑶铜鼓表演队……激情、生动地向首都观众展演广西独有的民族歌舞及民俗风情、民族服饰,多姿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驶出广西,驶向全国乃至世界。

  2010年8月,在上海世博园里激荡着广西文化热。巨型壮锦惊艳高挂,马山会鼓冒雨敲响,动听山歌唱响浦江,优美天琴动人心弦……精彩独特的文化展演,令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赢得世人喝彩。

  广西的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之所以能博得世界瞩目,得益于长年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号召。为更好地“保鲜”广西民族文化,让其根植于肥沃的土壤里生生不息,自1980年党中央发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号召以来,自治区文化厅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各方专家应召而来,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考察活动,制定民族文化保护工程规划,搜集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加强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交流。

  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推出的“活态”保护民族文化重要举措,让人耳目一新——2003年,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龙头,启动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建设工程。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贺州莲塘客家生态博物馆等10个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既展现了民族历史文物特色,又演绎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既体现了静态的文物实景,又表现了活态的人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此深入乡间,深入民心。

  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自治区。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积极努力,截至2011年,我区共有3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了3批共193项自治区级名录,建成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同时,评出3批共240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依托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壮剧等14个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展示基地(中心)遍及全区。利用和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用真人、图片、实物、音像展示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活态文化。

  2010年,“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启动,对保护区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计划开始全面实施……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