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旅游“文化突围”之路要走多远?

  “今年第一季度迎客8000多人,这是历史的突破!”谈起一直寂静矗立在合浦县城东南郊的合浦汉墓博物馆,年轻的合浦县旅游局长叶少波似乎松了一口气。

  在经历十余年低潮后,这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像一簇旺盛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古郡合浦旅游的希望。然而,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大潮中,这点点“文化”之火能否形成燎原之势,拂去2000多年历史尘埃,让合浦旅游展翅高飞吗?

  1.  旅游资源大县的产业困局

  “合浦是旅游资源大县,却一直是产业小县!”在合浦旅游局工作十余年的陈海春开门见山地说。

  谈到资源,陈海春如数家珍:合浦是中国最早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是著名的南珠之乡,有着广为传播的神奇传说。在广西县市里,唯独合浦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山口永安大士阁和廉州古汉墓群;而在县城方圆10平方公里内,列入省级县级文物保护点的有东坡亭、海角亭、孔庙、武圣宫、东山寺、文昌塔、惠爱桥等等;除此之外,国家级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南国星岛湖,以及山清水秀的曲樟六湖水库风景带等一大批山水风光景观……“在中国南方很难找出像合浦这样兼具厚重人文内涵和多彩自然景观的地方!”他说道。

  合浦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四通八达、一马平川的便捷交通更是让众多地区望尘莫及:县城距离首府南宁和广东西南门户湛江均不足2小时车程,北望桂林、东接广州都在6小时车距半径之内;周边南宁吴圩机场、北海福成机场、湛江机场构筑起完善的空港网络;合浦到北海市主城区驱车仅需30分钟……“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合浦发展旅游已经不存在可进入性难题!”北海市旅游局副局长岑博雄如是说。

  先天条件优越,后天发展不足,十余年来合浦旅游产业一直踯躅不前。2008年,全县共接待包括商务会议在内的游客4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4000余万元,旅游产业对该县GDP贡献率却不足10%。10余年中,全县接待设施和旅游营销几无大的变化,县城内的旅游服务机构仅仅是两家北海旅行社设的两个营业部,县内三星和二星标准酒店分别仅有1家,专门的旅游产品购物商场、专门服务旅游的旅游车队几乎没有;除星岛湖风景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外,再无真正推向市场的旅游景点;10余年间,合浦旅游专题性营销推广几乎没有。“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一直没有在合浦旅游产业链条中真正形成。

  200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距离合浦县城仅30分钟车程的北海市,游客接待量达到18.64万人次,同比增长10.43%;实现旅游收入13466.1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7%。随着渝湛高速和广湛高速的贯通,北海逐渐成为全国自驾车旅游黄金线路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节日期间,进入北海市7座以下的外地车辆就达31043辆,估计游客153349人次。自驾车和自助游数量已占北海市接待游客的90%以上。

  而作为进出北海要冲位置的合浦,却很少从中分得一杯羹,“要是这些客人能有10%来合浦旅游消费,那就是件很了不得的事了!”陈海春羡慕地笑道。

  在北海旅游“热”的大背景下,合浦县旅游的“冷”显得愈发突出。

  2.  新老思维下的抉择

  “当今的旅游,如果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文化没有旅游的支撑,文化也没有活力。”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现任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谈及合浦旅游一番言论耐人寻味。

  “如果让你给合浦旅游出牌,你会打出什么牌?”记者问合浦旅游局局长叶少波。

  “文化牌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叶少波不假思索地说,“大北海旅游的文化之根还在合浦,在整个广西比山水、比生态、比商务环境,合浦都不占优势,唯独厚重而富有特点的文化沉淀是广西各地难以比拟的,合浦的拳头旅游产品就是要从文化切入!”

  合浦县是著名的还珠故郡,历史悠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合浦融和孕育了以“珠还合浦”、“廉山留名”为标志的吏治文化;以海上丝路始发港为标志的海洋开放文化和佛教南传通道文化;以万座汉墓葬群为标志的合浦汉文化;以七大古珠池为标志的珍珠(南珠)文化。此外,还有客家文化、疍家文化、百越文化等等……“挖掘好了,用好了,合浦不仅拥有一张亮丽的名片,更会形成产业优势!”合浦县委书记罗诗汉说。

  追根溯源挖掘2000多年合浦文化的富矿,打响响当当的“文化之旅”品牌,通过“文化突围”破解合浦旅游产业困局已成共识!

  2007年,合浦县大张旗鼓地强化“文化立县”概念,将其与“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并列为该县发展核心内容。紧接着,在自治区、北海市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一系列与文化有关的项目和活动接踵而至: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20年未能完成的合浦汉墓博物馆中心陈列区的建设,实现向游人开放;通过广纳国内贤能之人,先后出版了《合浦古港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史》、《廉州之廉》等系列文化著作;由奥运会副总导演陈维亚担纲的大型舞台剧《碧海丝路》、精心打造的歌剧《老杨公》叫好叫座……

  今年3月1日,北海至星岛湖旅游专线正式开班,游客乘坐这条专线,途经北海海底世界、合浦汉墓博物馆,最后到达星岛湖“水浒城”影视文化景区。星岛湖旅游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有了汉墓博物馆的出现,这条线路倍增了文化吸引力,现在推星岛湖旅游比以前好做很多了!”对此,叶少波则表示,随着合浦更多的文化景点推出,合浦旅游明天将越来越好,“合浦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我们旅游产业焕发生机壮大发展的底气所在!”

  3.“文化突围”之路要走多远

  从1987年开始启动汉墓博物馆建设,经历了20年中心陈列厅建成时,合浦博物馆老馆长王伟昭正好退休,这20年,相对于其他城市文博事业发展“不差钱”,“找钱”成了他在汉墓博物馆筹建中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不光是汉墓博物馆建设差钱,整个合浦旅游这么些年几乎是在缺钱的状态下年复一年过着!”叶少波说到。记者采访时得知,合浦县对旅游产业投入资金最多的是1996年,当年为了中央电视台《水浒传》搭建拍摄基地,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和干部集资3000多万元建起星岛湖风景区。而此后,整个合浦旅游设施建设几乎无大的投入。全县对文物保护的资金也十分有限,草鞋村汉窑遗址、大浪古城、大士阁的保护和维修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部分文化遗存点甚至已经消亡。“旅游就需要吆喝,可合浦旅游这么几年宣传促销几乎没有资金进行专题促销!”一位熟知合浦旅游业的人士发出另一声叹息。

  缺资金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文化遗存点孤立分散、规划滞后让构建一个成熟文化景区存在巨大困难。叶少波拿汉墓博物馆作例,目前这里仅仅是一个作为文物展览的展示区,它并不能完全承载整个合浦的汉文化。从展示区到景区,从博物馆到汉文化主题公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放眼环视,上溯至汉代、灿若明珠的文化遗存点却因为散落各地龟缩一隅,失去光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起步码头和大浪古城深隐于石湾农村,海角亭、海门书院、魁星楼锁了大门矗立在廉州中学一角,东山寺、保子庵、关帝庙等跻身于狭窄的巷道内……“只要资金到位,这些点串起来,廉州古城一日游就立刻可以推荐给游客!”

  事实上,相对资金紧缺,体制不顺更是阻碍合浦旅游发展的一颗巨大绊脚石!目前游客到合浦主要去星岛湖和山口红树林景区,这二者分别属海洋局、钦廉林场、水库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管理。汉墓博物馆属县文体局管理,孔庙更是因为多重原因被粮所占据至今,类似于这样的情况,东坡亭、东坡井、海角亭、海门书院、孔庙都存在。“县旅游局是在别人的地盘发展旅游!”叶少波调侃道:“要真正将文化牌打好,单靠旅游局来理顺这些关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文化立县’已让我们看到曙光,但是仅仅靠一个口号还是不行,发挥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从上到下需要动真格的重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到。记者了解到,县旅游部门一直处于一个尴尬位置,2003年合浦县进行机构改革,合浦县旅游局与县政府第七秘书股合并,局长兼政府办副主任。2006年12月又独立出来至目前县旅游局编制为6个人。承担全县文物保护工作的合浦县博物馆隶属于县文体局,全馆现有职工12人,其中文物复员专职人员1名,讲解员1名;另有2名职工为原文工团团员,县内只要组织文艺活动就抽调排练演出,使原本就紧张的人员安排显得更加困难。“这样一个文化大县,文化资料整理、文物资源保护用人都是捉襟见肘,搞好旅游开发道路还很艰难!”受访者不约而同发出这样的声音。

  去年,现在的旅游局班子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合浦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推进“一个中心、两个板块、三大旅游线路、四大景区、五大品牌、六大集镇”的发展思路,其中景点景区建设中60%涉及合浦文化。“有了规划,我们算是开始了长征的第一步,但真正从旅游资源大县迈向旅游产业强县我们的路还很远!”叶少波的沉重的语气中闪着希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