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旅游巧打“人文古迹”牌


  “秀水村的山水太美了。”近日,一群来自广州、台湾的游客被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兼有田园风光、诗书礼仪、古寨特色的浓厚文化气息所陶醉。

  在发展旅游中,该县利用石桥、村寨、明城、庙宇多且古老的特色,十分注重提升古文化品位,立足各村的自然、历史、人文和地理等实际情况,建设各具特色,富有文化内涵的村寨,提升“人文古迹”内涵,巧妙地把古文化底蕴与现代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富川地处都庞岭和萌诸岭之间,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积淀。富川有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纪念和祭祀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福溪村马殷庙;有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距今近500年的历史的自治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古明城;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在全国古建筑园林中极具民族特色的回澜风雨桥;有人杰地灵“状元村”之美称的秀水村。全县有20多处古风雨桥,60多个古石桥,20多个古村寨,130多个庙宇遍布全县12个乡镇。该县聘请历史、文化专家深入挖掘各景点村的文化内涵,按照突出“人文古迹”要求进行规划,为每个景点确定不同的文化主题,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仅今年第一季,因慕名该县“古文化”而到来旅游的游客就达两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