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30日,部分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考察桂林。在短短三天行程中,他们游览了“两江四湖”和漓江,并观看了《印象·刘三姐》。桂林给这群见多识广的“老记”留下了美的印象。有的“老记”说:“桂林的环境保护令我们备受感动!”
梅宁华(中国记协副主席)
“我可不是给桂林戴高帽,桂林的确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谈起桂林的美,梅宁华高兴地说,桂林除了无与伦比的山水,城市规划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尤其是桂林人对环境保护的用心程度,令我们备受感动。
兼任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委员的梅宁华认为,良好的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看得出,这些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对环保的认识非常到位、非常坚定。桂林城市在不断发展,但污染控制得不错,“江水清清,湖水清清,看见‘两江四湖’景区不少人在游泳,我觉得做桂林人真幸福!难怪陈毅元帅当年感叹‘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啊!”
“桂林不能只打一张山水牌,还应该把历史文化资源好好利用起来。”梅宁华提出,既然桂林有这么好的环保基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印象·刘三姐》就是文化创意的一个典范。
李存厚(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美如画;仙境欲与作对比,自愧不如传佳话。”在漓江游船上,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李存厚诗兴大发。李存厚说,桂林的魅力绝不仅仅是山水风光,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等方面也有许多优势。
怎样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桂林人守住了“山清”与“水秀”,这是桂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李存厚说:“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应保留传统的历史文化,绝不能为了创造新的历史而忽略和破坏了原有风貌。桂林的发展也是如此,重视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发展重点。在这方面桂林已经做得很好,但还需要更多地考虑细节,比如漓江两岸植被的增加、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等等。”
陆小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
“800年前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可如今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与从前已大不相同。桂林城市重新构建,比如‘两江四湖’,即使过去水系连通,但也不能与今天相提并论。现在有灯光,有船闸,还有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说,‘两江四湖’造就了第二个桂林,即夜色桂林。”说起“水文化”彰显城市的价值,陆小华显得很兴奋。
为了见证桂林人弘扬“水文化”的匠心独运,这位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界的权威专家特意改签了回京机票,专程前往兴安灵渠考察。泛舟灵渠的碧波之上,陆小华不停地按动着手中照相机的快门。陆小华欣慰地对记者说,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桂林依然守住了2000多年前古人留下的“清澈”,这是明智之举。“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的价值,灵渠与漓江同时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陆小华还认为,广西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发展泛北部湾经济圈,依托的也是水的优势。水的流动不仅带来人、财、物的流动,也带来文化的流动。“我们这次还考察了北海。如何保护好银滩的万顷碧波,我相信广西在规划临海工业时,已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孙德宏(《工人日报》总编辑)
20年前曾到过桂林的孙德宏,说起他对桂林的再认识,他脱口而出:“桂林的环境保护真好!”孙德宏还由衷地感叹:“现在是GDP崇拜的时代,桂林能把环境保护得那么好,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功德无量的事。因为,桂林不仅仅是广西的桂林,它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桂林。”
孙德宏认为,美丽的山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是老天爷和祖宗留下的珍宝,很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固然重要,但桂林想更好地发展,光吃“老天饭”是不够的,完全可以在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上做文章。桂林人流量大,有很好的城市品牌,有吸引科技人才的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有广阔的空间,“我相信,好山好水再加上高科技产业,桂林就不愁没有更多的绿色GDP!”
李春林(《光明日报》编委)
“山水是地上文章,文章是案头山水。”清人张潮文中的精辟言语,被《光明日报》编委李春林用来表达他对桂林的认知。李春林介绍说,《光明日报》正在做一组“中国百城赋”的专题文章,用赋体形式,将中国100个不但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目前发展势头也很好的城市进行展示,“桂林是我们首先选择的城市之一”。
“历史长河中,文化是条船,我们不仅仅是搭乘者,还应该是划桨人。”李春林认为,桂林人用心保护、用心留存的意识,充分体现了在城市的变迁中,“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变”的应该是经济增长、人的精神风貌等等,“不变”的是城市的文脉和独特的山水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