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色白花青的青花瓷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简称青花,深受世人喜爱,多产于中国江南地区,最著名的莫过江西的景德镇。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广西凌云县也有青花,也烧制青花瓷,在凌云民族历史博物馆中,就陈列着当地的青花瓷物品。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他”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美丽女子……一首《青花瓷》唱出了青花瓷的美,
近日,听说凌云青花产地有人恢复制作了,凌云的青花美不美?笔者一行怀着好奇去一探究竟,寻访凌云青花美。
在凌云县逻楼镇歌顶村陇顶屯渤林家庭农场里,凌凤二级公路边,有一间房里陈列着几十件大大小小的青花瓷。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把玩”泥巴,猜想他应该就是我们此行要找的“青花人”吧!
我们走进看,却不敢“骚扰”他,深怕他怪罪,影响他“玩泥巴”。他却主动打起了招呼,说不防事,问了他,才得知他的名字叫做周于智。他虽跟笔者一行说着话,可是“玩泥巴”却没有停下来。只见他把泥团摔掷放在一个可以转动的圆形辘轱转盘中心,用手掌舀水淋到泥团上,后旋转转盘,泥团随着手法的屈、伸、收、放、拉、捏,很快了制成杯碗等器物坯体的初步模样。
然后是修坯,这是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使得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竹篾、木块、树叶等成了周于智的“法器”,竹篾和木块用于坯体的削刨加工,树叶则用于坯体口的光洁修整……坯体制作完成,随后将加工成型的坯体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这只是制青花的其中两道工序!”周于智说,制作青花工序繁多,包含深土取泥、淘洗泥土、沉淀泥土、炼熟、制作碗坯、晾晒、削刨加工、印花、上釉、刮底、装窑烧制等工序,需要很长时间。
制坯要弯着腰不断地转动辘轱转盘,是个体力活。时值中午,天气炎热,周于智制成了几个坯体,便是汗珠布满了额头。借着休息,他和我们谈起了歌顶村的制瓷历史。
“坐山吃山,靠水吃水。”歌顶村位于桂西北大石山区,属喀斯特地貌,“九分石头一分地”,环境恶劣。歌顶村的先辈在艰难的条件下自强不屈,顽强生存。据传,早在三百多年前,时清朝康熙年间,勤劳的歌顶人发现了可以制作瓷器的高岭土,便从南宁市宾阳县请来碗厂的师傅传授手工制碗技术,从而建立了青花瓷碗厂。
碗厂旧址位于该村陇顶洞狮子山下,现名厂湾湾。限于生产工具简单,只生产一些饭碗、香炉、茶罐、油灯、酒壶等日常生活用品。世事变迁,长年累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随着人口增加,也分建了多座碗厂,当今还能看到荒废的上下巴哈、积善、陇黄等村屯遗址,陇顶屯的厂址亦变动多次,最后定在坟湾这个地方。
“我十六岁就开始学制瓷了,算是这项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我能制作青花瓷和黑陶两种陶瓷,如今已有30年!”周于智感慨地说,2000年左右,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不能砍伐树木烧制瓷器了,就此停产了。直到近年来,渤林农场在歌顶村发展牛心李种植,办了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为了传承也为了让外地人知道歌顶有这项技艺,体验制瓷,他决定了拾起制瓷“手艺活”!
“我希望能把制瓷技艺永远传承下去!把它发展成一项助农增收的产业!也把‘歌顶’精神传递下去!”周于智道出内心的想法。他坚信,它可以实现!
凌云黑陶 米儒聪摄
凌云民族历史博物馆陈列着当地的青花瓷物 冉惠绮摄
凌云青花瓷 米儒聪摄
周于智在制作瓷器坯体 米儒聪摄
周于智在制作瓷器坯体 用木块打磨 米儒聪摄
周于智在制作瓷器坯体 用树叶磨坯口 米儒聪摄
周于智在制作瓷器坯体 用竹篾打磨坯体 米儒聪摄
坯体晾晒 米儒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