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县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蒙山县委、县政府实行“低门槛进入,低成本发展、高效益回报”的措施。在政治上,蒙山县鼓励民营企业家放开手脚,大胆发展;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大力扶持;在方向上,引导民营企业按照国家政策,结合蒙山的经济结构和自然资源选择产品适销对路的产业;在法律上,教育他们守法经营,同时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及业主的合法权益;在服务上,打造“保姆式政府”。在蒙山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的每一次升级,都能看到政府决策引导的影响力。蒙山的政府和企业已经在发展中建立起了相融相亲的密切关系,西普水泥公司为了找到适合作水泥原料的石头,县长亲自陪公司的老总跑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穿坏了三双皮鞋。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民营企业家的企业热情,使民营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涌现出不少龙头企业。 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蒙山的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全县新签订合同和开工项目51个,比2008年增加6个;总投资24.91亿元,比2008年增加11.75亿元。累计利用外资13.37亿元,比2008年增加2.39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764万美元;利用县外境内资金12.17亿元。外贸出口完成1204万美元。 “三会一活动”,蒙山名片显风流 近年来,蒙山围绕富民强县、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项目带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大战略,倾力打造蒙山新名片。蒙山不临江,不临海,没有铁路、高速路,资源也比较缺乏,与梧州市其他县、市相比,发展基础条件相对较差。但蒙山以培育“一镇一业”为重点,围绕织布养兔这一“特”字做足了文章,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变不可能为可能,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吸引了全区的目光。 2009年,全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全区秋冬季助农增收“短平快”养殖项目现场会以及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现场会先后在蒙山县成功举办,同年3月份蒙山成功举办了梁羽生诞辰85周年纪念活动。“三会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赞赏,展示了蒙山对外开放的新形象,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极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一个小县,一年召开三个全区性的现场会,在全区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在梧州也是没有的。特别是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现场会在蒙山召开后,蒙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引起全区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网《魅力中国》栏目分别报道了蒙山县教育工作经验。据统计,全区有9个地市40多个县(市、区)7000多人次前来蒙山县观摩学习。11月中旬,全国扶贫协作优势产业推介暨招商引资洽谈会议在南宁召开之前,新华社等5家国家级新闻媒体联合组成采访团对我县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对宣传蒙山,推销蒙山,全面提高蒙山知名度起到很大作用。 2009年,蒙山率先在全区实现了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和维权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这主要得益于蒙山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民生保障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基层残疾人组织机构规范。县残联配备有残疾人干部。全县共选聘了93名具有一定素质的残疾人担任乡镇残联和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为乡镇和村(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落实了每月240元的工作补贴,并将补贴经费列入了当年的县级财政预算。二是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蒙山有残疾少儿186人,入学134人,入学率72%。三是医疗就业得到保障。全县共有2500多名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50名城镇重度残疾人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或政府临时救助范围。2009年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11人。四是切实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2009年蒙山筹集10万元扶持15名贫困残疾人发展养兔、养猪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帮助400多名农村适合参加生产劳动的贫困残疾人接受农业种养技术培训。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蒙山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农产品加工滞后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快步发展的“瓶颈”,农产品加工程度越高,经济发展的动力越足,农民收入越高,必须在农业的科学发展上作文章。因此,蒙山对原有的“短平快”养殖项目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更加注重“突出特色、突出实效”的做法,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把握,果断决定挖掘原有“短平快”项目的潜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为了寻求突破之路,全县从有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了课题调研小组。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实施种养立体化的良性循环模式发展“短平快”养殖项目助农致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综合利用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显现出来了,主要体现在:一是生产规模扩大,现在农户养殖种兔在100只以上的有138户。全县建立起桑蚕专业乡镇5个,桑蚕专业村20多个,发展肉兔养殖户1470多户,近年有3万农户近4万多人依靠养蚕养兔脱贫致富。二是品种优良,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三是生产方式多层次,循环发展,如:兔—鱼—沼—桑,兔—沼—果(菜、草)—兔。通过种养立体化的良性循环模式,多元化经营,变废为宝,种果、种菜、养鱼为农民每年增收大约100多元。现在,综合效益还在进一步扩大,蒙山县现有沼气池23674座,因使用沼气作燃料,每年减少砍伐森林1.78万亩。采取种养立体化效果最明显的是蒙山镇和西河镇,两镇共种果1.14万亩,无公害蔬菜5000亩,从而保证县城4万多人的日常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基地。到目前为止,全县建立县级绿色生态示范村2个,沼气池入户率达46.49%。沼气建设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快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2008年蒙山县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蒙山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也是来之不易,并非一蹴而就的。从2004年开始,蒙山就多次组织教师到江浙一带观摩,学习洋思经验。实践使他们认识到,在蒙山这样偏远的山区县,办好教育要集中力量搞“专科”。县委、县政府根据蒙山的区位特点、资源特色和人文环境,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县”的决策。这一思维转变立竿见影,2006年就引进江苏昆山教育集团公司来蒙山投资700万元建设蒙山文华实验学校。而且更加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蒙山多年来力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09年12月,蒙山县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是全区获此殊荣的三个县(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