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委书记张祥根冒雪看望慰问曹庄镇贫困老党员和贫困户。(来源:砀山县先锋网) |
安徽砀山,一个距离省会合肥最为遥远的北方小城,一个多项经济指标长期在全省垫后的贫困县。与其闻名全国的特产酥梨相比,近年来砀山县频繁进入公众视野的事例并不美好:
2007年高考期间,安徽砀山发生高考舞弊案,41名在校大学生被雇请替考,包括县教育局副局长、招生办主任、副主任等11人涉案,举国震惊。
2008年10月,因强征土地,引起砀山信庄村村民不满,与维护秩序的城管、警察发生冲突,舆论哗然。
进行了近两年的"两风"(干部作风和部门行风)整治活动被新闻媒体披露后引发不同声音,"砀山两风办难破人治围城"、"砀山两风办注定随风而去"等评论和质疑还没有散尽,砀山又在风尖浪口上再次"铁腕"出击,成立"清理'吃空饷'办公室"开始对全县范围内"吃空饷"者"动刀"。
在负面事件和不同声音接连不断的情况下,砀山"铁腕治吏"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新华网记者日前专访了砀山县委书记张祥根。
"两风"整治是被逼出来的
记者:这两年砀山的社会舆论压力可谓不小,你为何又从整治"吏治"下手,给自己找"麻烦"?
张祥根:穷则思变。"两风"整治也好,清理"吃空饷"也好,都是问题和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不得不做。
我是2006年5月来到砀山的,来了之后才发现,砀山不仅跟经济相对发达的皖南地区相比经济落后,而且在全国各地争相快速发展的九五、十五期间,不少重要经济指标不升反降,处在近几十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纵向比较来看,砀山是人口百万的大县,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人均拥有摩托车、户均拥有电话机的数量在安徽全省排过第一,但是1998年之后,经济社会发展趋缓,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从最初的2亿元一度跌到7、8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一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00元,各项指标在全省垫后。
横向来看,砀山位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七县交界处,七县同处中原腹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风土人情、思想观念都类似,但是周边都在大步发展,只有砀山止步不前。砀山以前有说法,说江苏邳州人到砀山是来讨饭吃的,到2000年两地财政收入还持平,但到了2007年,邳州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元,我们倒退到了1.6亿元,在城镇化、工业化等方面更是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周边县区的发展对砀山刺激很强烈,群众不满意,干部也不满意。我刚到砀山时,县财政拖欠干部的工资、津贴累计达7、8千万元。这样的砀山,让干部、群众都对未来前途感到担忧。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可以解决掉很多问题,但是在欠发达地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症结和问题。砀山的问题是什么?不是外部因素,砀山四省七县接壤,四省通衢,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看是好事。百姓市场经济意识强,在其他地方的人还没意识到品牌的力量时,砀山百姓就已经把砀山酥梨的品牌做到了全国家喻户晓,并走向世界,这是一大创举,现在即使花上100亿元做宣传,也不一定能达到这种效果。同时,砀山文化积淀深厚,人口集中,交通发达,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利条件都在砀山,但多年来暴露出的、令群众不满的问题却惊人相似,就是干部作风。
来了砀山之后我发现,比经济落后更严重更可怕的,是干部志短:一些干部不熟悉工作,简单一个数据老半天拿不出来。开会上班"晚来早走";更恶劣是干部之间拜把子、搬弄是非,工作方式就是吃饭喝酒。一些部门行风不正,无心发展却敛财有术,对一些以权谋私捞好处的违纪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群众意见很大,揭发干部作风问题的大小字报满天飞,贴到了县委值班室大门口,头几个月上班经过,我天天都能看见。"两风"整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得罪少数干部是为了让更广大群众满意
记者:有人说,相对于基建"硬"成果、经济"硬"指标,"两风""吏治"这块硬骨头不仅难"啃",而且难以出成果,风险也很大。你担心过吗?
张祥根:我也有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矛盾。来砀山之前一些关心我的老领导说,砀山很复杂,要多讲好话,少得罪人。这是他们的毕生体会,也是"为官"最为妥帖和保险的途径。但是来到砀山之后,一件件、一桩桩事情让我深刻认识到:跟全县几十万老百姓相比,向1万7千名财政供给的干部"动刀",得罪的当然是少数。
要发展、要稳定就不能回避问题,而是要解决问题。砀山的经济落后也好,负面事件也好,归结起来都是人的问题,是"两风"的问题。砀山想要在十一五期间把经济搞上去,关键就是要从干部抓起,让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
想干事体现的是责任心,会干事体现水平,干成事说明能力,好共事强调作风,不出事就是要求廉政。我从皖南到皖北,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这里干部的本质不错,想干事,但是水平和能力差一些,做事持久性和细致度不够,一件事布置下去,一顿酒喝下肚,第二天一早马上行动,但是不出三天就偃旗息鼓。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门外汉,讲农业能讲半天,讲工业讲不了一袋烟,讲市场经济讲不出三句话。甚至对于招商引资、经济建设等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相关经济政策也说不上来,只知道喝酒,好像喝多少酒,就能招来多少商。
我们分析总结砀山存在的问题:一是改革力度不大,步子不快;二是发展环境不优;三是党员干部没有发挥作用。三个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观念和作风问题。但是观念和作风如何抓?老话说"棒槌甩得再高,最后总要落地"。砀山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积累的问题和矛盾非常多,从哪里切入?整治"两风"就成了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抓手。从去年开始,由纪委、监察局、组织部、纠风办、人事局、招商局等部门抽调的11人组成县"两风办",接受投诉处理,开展两风整治。同时,全县13个乡镇和开发区也都成立了"两风"办,并设立了198个政治生态建设监测点,210个企业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聘请了20多名特邀"两风"监察员。
一方面,"两风办"只是对体制内监督权力的整合,将有监督权限的部门统在一起,力求监督效率达到最大化、最快速地解决问题。因为体制内的监督部门并不缺,党纪、国法的两条红线都有相关职能部门监督把关,缺的是实际效果,缺的是在党纪和国法、部门和行业之间"中间地带"的监管,缺的是对干部不作为和慢作为的整治。"两风办"只是砀山定的名字,也可以是别的名字,几年后,也许还有会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个事。
另一方面,抓"两风"也并非单纯地就"两风"来考评、奖惩,更重要的是树立用人导向、践行科学发展观之路。与"两风"治理同时开展的,是近三年来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的任免升迁跟"两风"评议挂钩,跟干事创业成果挂钩,跟群众民意挂钩。每年都有因群众反映出问题而被调整的干部,去年到今年初,先后四个乡镇干部一把手被撤换,原因就是群众不满意。今年9月份,县文联、城管局的一把手也在明查暗访、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被免职。按过去的传统眼光看,文联是个闲置,有多大的错误要被调整?但是群众不满意就是错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宁愿"刮骨疗伤"不愿"讳疾忌医"。得罪少数干部,是为了让更广大群众满意,也能促使砀山的发展走上正常轨道。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并不可怕,而且问题越早暴露越好,越早暴露就能越早解决,像2005年高考舞弊事件,我们就错失了一次非常好的"治病"机会,以致2007年那场舞弊案风波影响了数百考生的命运。包括我们正在做的清理"吃空饷"问题,普通老百姓一般吃不到"空饷",所以我们也是在主动暴露和解决一些问题。
怕触动问题、暴露问题而奉行"好人主义",当"太平官",对于我个人,甚至大部分干部来说并不会有任何损失,但是"慢毒攻心",贻害的将是一方发展大计,得罪的将是大多数老百姓,影响的将是党执政的根基!
记者:有人指责说你想通过"两风"给自己谋政绩。你怎么看?
张祥根:任何一个领导在任上都想干出点政绩来,这不是坏事。要看你干的事是不是对当地发展有利,是不是对老百姓有利。我不回避这样的政绩,而且希望能多干一些。
对下负责比对上负责更重要
记者:很多县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县里的考核体系与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有不一致甚至冲突的地方,你们有没有这种情况,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张祥根:说实话,我们也有这种情况,县里新制定的考核体系与市里给我们的考核指标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在地方发展问题上,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二者,最重要是对下负责。县里制定的考核体系结合本县实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最有效的。只要能够促进县域发展,对百姓有利,上级也是理解和支持我们的。
记者:有人批评砀山的做法是人治而非法治,你是否同意?
张祥根:我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在我国相对落后的一些地方,体制和制度还没完成建立起来时,通过强有力的政府手段即"铁腕"推行一项措施,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不能简单化地称之为人治。我认为目前这种行政推动是切合实际的,是符合本地县情的。在治理和改进干部作风方面,尤其需要打破常规,"铁碗"治吏。
当然,党风政风的根本转变需要有序的民主推进,指望一个部门,几个人把庞大的群体监督到位,是不现实的。这也是"两风"建设的局限性所在。但不管砀山未来如何,我们都坚信一条,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要制定的政策方针符合砀山实际,符合群众利益,能让群众满意,那么,我们就会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记者:从一味求稳错失发展良机,到为求发展"铁腕治吏",执政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张祥根:功过是非的评判,应该以群众是否受益为准。
砀山现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但是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转变很快,"两风"建设可以说让一大批干部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培养。"两风"建设近两年来,不守规矩的干部已经减少了很多,大家谈论发展的多,比发展成果的多,只要坚持几年下来,对砀山的百姓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和幸事.
· 附简历:
张祥根,男,汉族,籍贯安徽省当涂县, 1962年11月生。
1984年7月参加工作, 1984年3月入党,1986年9月皖南农学院人事处学生科副科长;
1988年12月宣城行署办公室秘书一科副科长; 1991年5月宣城行署办公室秘书一科科长;
1992年4月挂职担任宁国县政府副县长; 1995年8月宣城行署外经贸委副主任; 1996年3月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1997年5月宣州市政府副市长; 2000年6月宣州市(区)委常委、市(区)政府副市(区)长;
2001年4月泾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2002年11月任泾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县长、党组书记; 2003年1月当选为泾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县长。
2005年1月泾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年6月任砀山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书记心语:
穷则思变。"两风"整治也好,清理"吃空饷"也好,都是问题和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不得不做。
要发展、要稳定就不能回避问题,而是要解决问题。
我宁愿"刮骨疗伤"不愿"讳疾忌医"。得罪少数干部,是为了让更广大群众满意,也能促使砀山的发展走上正常轨道。
任何一个领导在任上都想干出点政绩来,这不是坏事。要看你干的事是不是对当地发展有利,是不是对老百姓有利。
在地方发展问题上,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二者,最重要是对下负责。
怕触动问题、暴露问题而奉行"好人主义",当"太平官",对于我个人,甚至大部分干部来说并不会有任何损失,但是"慢毒攻心",贻害的将是一方发展大计,得罪的将是大多数老百姓,影响的将是党执政的根基!
功过是非的评判,应该以群众是否受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