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书记专题培训班上指出,县委书记是党的执政骨干,是党在当地人民群众中形象的具体代表人,要增强先进性意识,努力保持先进性、实践先进性、发展先进性,做一个党和人民满意的好书记(11月27日《人民日报》)。
最近一段时间,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县委书记这个群体发表讲话,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叫县委书记这段时间很“走红”。
习近平同志和李源潮同志的重要讲话,都是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书记专题培训班上所作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中央就决定,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五所干部培训学校,对全国所有县党委书记进行集中培训。这次培训的规模和层次,是空前的,不寻常的。举办这样的培训班,并不是单单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而推出的临时举措,而是由中央党校对县委书记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培训的破题之举。在不久前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已经特别明确将县委书记的轮训任务上移至中央党校,并将学员在中央党校的考核情况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无论是将培训层次上移“升格”至中央党校,还是在三中全会闭幕后首先被集中起来大规模培训,还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的重要定位,都充分说明了中央对县委书记这个群体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走红”,意义深远而重大。
这“走红”的背后,凸显的是县委书记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中,县一级从来就是个十分重要的行政单位。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到了今天,依然如此。县一级政权在党和国家的机构设置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而作为一县之“首”一地之“帅”的县委书记,正如李源潮同志所说的那样,他们,是党在当地执政团队的带头人,是当地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人,是当地人民中党的形象的具体代表人。真可谓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一个县委书记的能力和素质如何,往往事关一地发展前景和百姓祸福;这个群体的能力和素质如何,则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作为主政一地的县委书记,既要有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更要具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思路和妙招,还要具备科学处理各类矛盾问题的智慧和魄力,还要准确地理解并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如果他们的核心、关键作用发挥好了,党执政治国就有了坚实稳固的基础,也正因为如此,中央对这样的一支骨干力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这“走红”的背后,还寄托着党和人民对这个群体的殷切期望。县委书记所处的重要位置,决定了他们手中的权力也是相当巨大的。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县委书记的权力巨大:除了军事和外交,党和国家高层领导所具有的权力,作为一地“诸侯”的县委书记,几乎手中都有。而权力是把双刃剑,科学使用、有效监督就会为民造福谋利,张狂滥用缺乏监督就会为非作歹祸害一方。近些年来,县委书记这个群体一定程度上变成了问题的重灾区,某省在几年间就有18个县(区)委书记因腐败问题而纷纷落马,成为令全社会热议的“县委书记现象”。同时,部分县委书记无论是政治觉悟、理论水平还是工作能力都还相当地欠缺,既没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缺少发展经济的良策,也没有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正确方法(接连不断的件的爆发以及“进京抓记者”等极端荒唐事件的发生,就是证明),决策上搞“一言堂”,用人上搞“小团体”,整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造虚假政绩,甚至买官卖官腐化堕落。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与县委书记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很不相称的,也是与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待背道而驰的。现在,中央如此重视县委书记这个群体,是在向他们发出殷殷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切实担当起“骨干力量”的重任,真正像中央所希望的那样,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清正廉洁,执政为民;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带好队伍,当好班长。真正用心、真正用脑、真正用力,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外,还要有相应的制度跟进,确保他们的权力在科学、民主、法治的轨道上正确运行。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管理、教育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县委书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