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更优 风气更正 全区市县乡村换届圆满完成

  10月18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出席发布会并通报了全区市县乡村换届的总体情况。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梁海萍通报了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情况。

  截至10月16日,全区所有1126个乡镇、109个县(市、区)、14个市已全部召开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顺利完成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应换届的1.4355万个村和1716个社区,除3个村、1个社区因项目建设等特殊原因推迟换届选举外,已基本完成“两委”换届,全区市县乡村换届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周新建介绍,换届是今年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各级组织部门都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换届。为了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搞好换届,自治区党委对集中换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统的部署,提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新要求。比如,对换届的目标任务,郭声琨书记提出了“五个好”的要求;对换届的用人标准和导向,郭声琨书记反复强调要强化“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认、重基层”的导向;对换届纪律,自治区党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要四不准”的要求;对换届工作的组织实施,郭声琨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阳光换届、公道换届、和谐换届”。这些要求非常鲜明,非常具体,体现了中央关于换届的精神,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统一了各方面的思想,为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搞好换届明确了工作方向,提供了强大支持,营造了良好氛围。

  周新建说,在自治区党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区各级换届呈现出平稳、健康、有序的良好局面。市县乡领导班子组织提名人选100%顺利当选,主要领导100%高票当选,100%的乡镇一次性选举成功,村(社区)“两委”换届一次性选举成功率达到99.52%。各级领导班子通过换届,换出了新面貌、新结构、新活力,在班子职数、年龄、性别、学历、民族、基层经历等各方面都完全实现了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配备要求,选出了团结和谐的班子、朝气蓬勃的班子、适应科学发展的班子、人民群众满意的班子。总的来看,这次换届呈现出许多新气象和突出特点。

  搞好“四个统筹”,换届推进更加紧凑高效

  正确处理好换届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好换届的时间进度,统筹好领导班子换届考察,统筹好换届人事安排,统筹好党委换届与同级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做到换届时间合理安排、人事安排通盘考虑、班子配备整合资源、代表委员推选相互衔接、组织指导上下联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基本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设区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比规定时间提前1个月完成,从而为第四季度全力以赴抓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创造了条件。

  强化“四个注重”,换届用人导向更加旗帜鲜明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研究制定换届政策、开展领导班子换届考察、讨论研究换届提名人选时,都坚决贯彻 “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认、重基层”的要求,真正把品行、实绩、公认、基层作为选干部、配班子的“硬杠杠”,把最优秀的人才选配到最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提高了人岗相适度和匹配度。

  积极推进改革,换届过程更加充满活力

  坚持把换届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的硬仗来打,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和实践平台,积极运用成熟的改革举措。

  完善换届人选提名办法,对市县乡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全面推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坚持知情人谈话推荐提名,特别是在县(市、区)党政正职人选提名中,采取在全市召开干部大会或市委全委会进行差额推荐提名,扩大了民主推荐范围和选人用人视野。

  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新提名人选全部经过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决定产生。全面推行全委会票决党政正职制度,自治区党委全委会首次对新一届设区市换届的27名党政正职拟任人选进行了票决,全区市县乡2498名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全部是通过上一级党委全委会票决产生。

  扩大干部考察工作中的民主。在县(市、区)换届考察中,参加干部测评推荐大会人数达到2.46万人,参加面上谈话推荐1.34万人,参加深入考察谈话4.2万人,参加深入考察测评5.4万人。在设区市换届考察中,全区14个市共有3400多人参加了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1800多人参加了面上谈话并推荐干部;在深入考察阶段,考察组共与1.13万人谈话了解情况,近1.33万人参加了对考察对象的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每个市还邀请了15-20名“两代表一委员”首次参与民主推荐,还有3700名干部群众参加了对领导班子的民意调查。

  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大力推进上下级党政机关之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之间的干部交流。从区直机关选拔了7名专业干部到设区市领导班子任职。市委书记跨市交流2人、新提名交流担任市长2人、市党政正职交流到区直机关任职4人,跨市交流县委书记、县长各2人,从区直机关交流4名有基层工作经历的70后年轻干部担任县长。全区共从上级党政机关干部选拔900多名干部到市县乡党政领导班子任职,共从企事业单位选拔680多名干部到市县乡党政领导班子任职。打破从党政班子到人大、政协班子的单向交流惯例,根据干部的德才素质和现实表现,全区共从县(市、区)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交流了43名干部到党政班子任职。

  适应发展需要,换届后领导班子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经历结构更加凸显干部从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导向。246名市县党政正职中,有基层工作经历的243名,占98.78%。新一届县(市、区)委书记中,具有地方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比例达到100%,担任过县(市、区)长的比例达到81.3%,担任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的比例达到45.9%。县(市、区)党委班子中,担任过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有599名,占49.9%。新一届乡镇党委书记中,具有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任职经历的共1083人,占96.2%。

  知识结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新一届市、县、乡党委领导班子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分别占100%、98.4%和69.4%,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分别占85.1%、44.8%和5.3%,其中硕士分别有32人、63人和73人,博士分别有14人、13人和3人;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专业背景的分别占66.9%、69%和68.6%,有效改变了我区干部学历层次偏低、高端人才偏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的情况。

  年龄结构更有利于激发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新一届设区市党政班子成员中,43岁以下的有46名;新一届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中,35岁左右的有326名。45岁以下的县委书记占38.7%,35岁以下的县(市、区)党政正职有5名。全区有了70后的市长、80后的县长。同时,不以年龄“划杠”、不搞“一刀切”,注意选拔使用其他年龄段的干部,注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科学梯次配备。新一届市、县、乡党委领导班子中,分别以46-50岁、41-45岁和31-35岁的干部为主体。设区市党委班子保留了6名55岁以上的干部,县级党委班子保留了20名50岁以上干部,乡镇党委班子保留了7名50岁以上干部,更好地调动了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性别结构更加体现对女干部选拔培养的高度重视。市县乡各级领导班子均按规定配备了1名以上的女干部,其中,市县乡党委班子配备的女干部比例分别达到14.9%、14.9%、15.9%。注重把优秀的女干部放到党政正职岗位上锻炼,全区配备了1名女市长;1名女市委副书记、1名女市常务副市长,其他重要岗位都配备有女干部;选配了18名女干部担任县(市、区)党政正职,其中女书记6名,同时还选拔了129名女乡镇党委书记。

  民族结构上更加体现民族地区的特点。市、县四家班子分别配备少数民族干部401人、2743人,占配备总数的33.17%、45.46%,其中党政班子分别配备209人、1653人。

  加大力度宣传,换届更加阳光透明

  针对干部群众对换届高度关注的实际,大力推行“阳光换届”,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干部群众充分知情、充分参与、充分监督。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专门就换届工作,在广西新闻网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广泛宣传换届工作部署、相关政策、工作进展以及创新做法。集中公布区市县三级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和邮箱,建立电子邮件回复制度,积极回应党员干部群众对换届工作的关切。

  在换届每一重要阶段,还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答记者问等,向媒体和社会各界通报换届进展情况。“阳光换届”的举措得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为全区顺利推进换届创造了良好氛围。

  狠抓正风肃纪,换届更加风清气正

  强化换届纪律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以严肃换届纪律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共组织专题学习1.89万场次,参加人数达20多万人;深入开展“风清气正万人承诺”活动,签订承诺书48万份;组织编印换届纪律学习资料和便携卡片300多万份,逐级发送到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选民手中;利用党员手机信息系统,定期向联网的65万党员发送短信。一些地方还将换届纪律编成山歌传唱、搬上舞台巡演、制成动漫演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扩大换届纪律覆盖面和知晓率。

  为确保换届纪律落到实处,自治区党委和各市县党委共成立督查组1300多个,开展督查3200多次。换届期间,自治区层面共受理市县乡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举报43件,都进行了调查核实处理。

  全区共有15.21万人参加市、县、乡镇换届风气测评,满意率分别达到99.67%、99.8%和98.8%,村(社区)换届群众满意率也在98%以上。

  突出和谐主题,换届更加心齐气顺

  针对可能出现的思想波动,在领导班子中普遍开展了一次换届专题谈心谈话,覆盖了17.5万名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同时,根据换届工作进展,注重做好转岗、易地交流和退下来的干部以及换届选举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听取心声、理顺情绪。

  特别注意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和交流干部。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特别是长期在贫困边远地区工作的优秀干部,优先考虑他们的使用;对一些长期远离家庭所在地,尤其是临近退休以及家庭有实际困难的交流干部,在干部考察时专门听取他们的意见,在统筹考虑人事安排时尽可能将他们安排回家庭所在地或离家庭所在地较近的地方工作。

  在涉及面最广、情况最复杂的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按照“先易后难”、“先摸底后换届”、“先化解矛盾后选举”的原则推进换届工作,特别是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关”的思路,对全区906个重点难点村(社区),采取自治区督导组包市、县委常委包村、县乡干部驻村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确保了重点难点村(社区)顺利换届。

  梁海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区这次村级组织换届相比往届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创造、新的特点。一是面临新的形势,对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提到新的高度,各级对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高度重视、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全区共组建了1万多个工作指导组驻村指导工作。把换届要求制作成一张简明的工作流程图、一本实用的工作手册、一张生动的多媒体光盘,免费发放到每个村,使党员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突出新的主题,围绕“规范选举、和谐换届”的目标定位统揽整个换届工作。村党组织100%实行“公推直选”,村委会选举100%实行公开竞选。四是探索新的办法,在推进面上换届的同时着力突破重点村、难点村。五是推出新的举措,着力先打好基础后换届,把工作抓早、抓实、抓主动。六是呈现新的结构,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素质明显提高,整体功能明显提升。七是树立新的风气,群众对村、社区换届工作认可度和满意度高,分别达到99%和98%。八是展现新的面貌,换届换出了新活力、新干劲、新气象。

  根据新闻发布会通报的情况,换届后我区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呈现出“两降两升”的态势,即村干部职数下降、平均年龄下降;文化程度提升、女干部比例提升。村(社区)“两委”干部高中以上文化占65%,较上届提高3个百分点,大专以上文化比上届提高4.9个百分点。平均年龄44.4岁,比上届减1.6岁,每个村(社区)“两委”基本都有35岁以下干部。村“两委”女干部比例比上届提高6.5%,基本实现每个村(社区)“两委”班子都有妇女干部的目标。换届后,全区“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占80%以上。村(社区)“两委”成员中,致富带头人占47.2%。特别是大学生“村官”中有505人被选进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