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委书记卢忠:俯首甘为孺子牛


  地处桂中大石山区的忻城县,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地”之称,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要在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贫困县中干出一番事业,工作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是,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和县里主要领导的卢忠同志,能够坦然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呕心沥血寻找忻城摆脱贫困求发展的突破口,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大石山区经济发展的路子,使忻城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获得大幅提高。他较好地履行了一位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理清思路  加快发展
  卢忠同志调任忻城县长时,忻城县正值经济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候,财政入不敷出,职工工资难以发放,企业负债累累,举步维艰。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反差深深印在卢忠的脑海里。曾经有一些亲朋好友劝他不要去接这只“汤手的山芋”,免得到时“油去灯不亮”,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忻城这块贫瘠的土地,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取忻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上任伊始,他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全县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忻城各地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水、电、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生态建设等“十篇文章”的适合忻城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最后经过实践和反复思考,进一步浓缩为“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五大战略,使全县经济发展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经过几年的奋斗,卢忠代表带领全县人民做出了斐然的成绩,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招商引资等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全县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2005年经济质量比2001年明显提高:全县生产总值从11.49亿元增加到19.15亿元,增长66.67%,增长速度全区排名由2004年的第82位上升到第13位;财政收入从6108万元增加到1.18亿元,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增长94.6%。2005年荣获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县份焕发出新的活力。
  大胆创新  锐意改革
  忻城经济发展缓慢虽然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但是也还有许多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等等,曾因此而错失过一次企业改革的良机。因此,卢忠代表认为要发展就要改革,只有改革才是发展的动力。然而,改革管理体制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抄照搬,又面临着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需要有坚强意志和不断的探索精神才能完成。在工作中,卢忠代表认真研究忻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坚决排除重重阻力,对那些不适宜加快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环节进行大胆改革。一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租赁承包、依法破产、来料加工等方式加快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如引进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对两家制糖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忻城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使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糖厂起死回生,解决了令县领导十分头疼的甘蔗白条问题;依托金嗓子集团盘活濒临破产的忻城制药厂,搞活国有资产。二是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区实行县乡工资统发制度,确保干部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杜绝拖欠干部职工工资现象,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大力改革城市建设方式、方法。采取“以地养城,以地建城”和招商引资的办法推进城镇化建设,建成了忻城中心文化广场,结速忻城无文化广场的历史。经过更新理念,加大改革力度,扔掉了多年来困扰忻城经济发展的包袱,使全县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