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统战部助推精准扶贫结硕果

统战牵线搭台 旅游带动扶贫

  宜州讯 宜州市委统战部坚持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紧紧围绕“千企助百村”扶贫工作目标,强力助推旅游扶贫工作。2015年,扶持广西嘉联丝绸工业旅游和巨人龙珠山庄农业生态旅游两个扶贫大型项目,共投资约1.5亿元,解决1680多人就业,让1300多户贫困家庭得到了旅游扶贫的实惠。

  建平台,引导非公企业开发工业旅游扶贫产业。指导企业延伸产业链,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依托宜州作为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先后组织多家桑蚕茧丝绸加工企业、旅游企业,赴区内外以及台湾等地参观学习,将茧丝绸产业的观赏性、趣味性等工业元素融入旅游开发,延长产业链。如广西嘉联丝绸公司将企业生产作业区与产品展示区结合打造“嘉联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走出了“桑蚕-丝绸-产品销售”的工业产业观光旅游新模式。2015年,该“创意园”共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实现销售收入350多万元。

  通过商协会平台促进产品商品化。统战部协调相关部门召集工商人士座谈、研讨,帮助成立民间行业协会近10个,有力促进民族特色产品走向市场。如去年2月,成立龙头乡红薯粉产业协会,对会员在红薯粉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采购、生产管理、品质保证、商标注册、包装销售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壮大了龙头乡红薯粉产业,提升了龙头红薯粉的品牌效应。目前,全乡红薯粉生产加工年销售量约60吨,批发价每公斤保持在28元至30元,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搭舞台,以典型引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发。通过统战部牵线搭桥,成功引进河池安徽商会投资“宜州巨人龙珠山庄”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统战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协调在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所在村屯群众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促进项目建成。该项目仅用短短10个月的时间就建成开业。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市共接待游客309万人次,同比增长16.83%;旅游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23.67%。其中,乡村旅游的接待人数达到了50多万人次,收入达到了800多万元,帮助了3800多名农民脱贫致富。

  通过企业投资,解决政府在旅游开发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利益分配方式上,将乡村群众与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了旅游开发新活力,提高了当地群众保护自然旅游资源、维护山庄利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激发了投资者投资开发宜州乡村旅游的热情,涌现出洛西板栗林农庄、拉浪生态休闲区、怡州山庄等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

  设窗台,挖掘保护民族文化丰富旅游扶贫内涵。该市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彩调之乡、山歌之乡、诗词之乡,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统战部发挥和利用党外知识分子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在文艺方面,重新创作排演1958年曾经到中南海为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的传统彩调剧《刘三姐》《王三打鸟》等彩调剧片段。

  促进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与旅游扶贫的融合发展。在各景区参加展演活动的群众演员以景区周边群众为主,既带动了他们参与旅游,又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吸引了广西电视台“今日广西”栏目来宜州录制非遗专题彩调专题,彩调剧《刘三姐》于2015年5月随“桂台经贸合作交流论坛”赴台湾宣传演出。

  (杨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