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治区工商局扶贫村看精准扶贫带来的新变化新思考

  教育扶贫, 林略小学有了新的教学楼

  

  自治区工商局联系有关部门给村民免费发放鸡苗。 

  村民在采摘茶叶。  

  生态扶贫促进村屯绿化。

  

  稻田养鱼助农增收。 

  空中俯瞰山顶茶园。  

  扶真贫、真扶贫,独峒乡林略村变化大。  

  基础设施扶贫引导村民奔小康 

  核心提示

  盛夏七月,精准扶贫的沸腾热气荡漾在大山深处,股股“幸福清泉”石上流,阵阵“小康欢歌”迎霞飞。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等13家区直机关单位扶持的13个贫困村,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这些单位与我市各级各部门吹响“集结号”,打响攻坚战,“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正带领山区的贫困群众拔穷根、挪穷窝、摘穷帽,力争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6月29日至7月1日,记者深入三江侗族自治县部分贫困村,以自治区工商局扶贫联系点为例,由点及面地感知精准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新变化:“1+1”精准扶贫誓摘“贫困帽”

  “1+1”即“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一家一户建档,一对一制定扶贫方案,坚持做到因人因地施策 、因贫困原因施策 、因贫困类型施策 、因时因势施策。针对三江县独峒乡林略村和同乐苗族乡良冲村人多地少 、高寒地带 、交通不便等特点,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交通扶贫 、养殖扶贫 、种植扶贫等方案,对症下药。

  记者来到自治区工商局的扶贫联系点——林略村和良冲村,感受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车沿着水泥路驶入独峒乡林略村,映入眼帘的是层层梯田和颇具特色的村庄。走进村里,规 划有序的林略村像个小城镇,不仅有路灯和观景台,还有灯光球场和崭新的小学教学大楼。在村委门口,村民们正在有序领取由自治区工商局等单位联系来的1.2万羽免费土鸡苗 、三黄鸡苗。

  “林略村有920多户,每户可免费领得12羽鸡苗。”53岁的村民韦明英说,自治区工商局的这种给村民造血式的养殖扶贫,村民们都感到很实惠。村民欧勇接过韦明英的话说,自治区工商局给他的肉牛养殖场注入40万元,今年计划从原来的20多头发展到80多头,示范带动其他村民加入,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201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为3900多元,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为4300多元,2015年预计全村人均年收入为4900多元。”这是林略村委主任欧顺给记者晒出的“幸福账单”。欧顺说,自治区工商局定点帮扶村里基础设施的完善,支持村里发展肉猪肉牛养殖 、茶叶种植和加工 、休闲旅游等产业,“幸福账单”中凝聚着工商部门的汗水。在工商部门的扶持下,村里种茶2000多亩,茶叶卖到了福建 、香港等地。下一步将成立合作社,建立加工厂,打造茶叶品牌。

  同乐苗族乡良冲村海拔高度600多米,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共有11个自然屯22个村 民小组 、747户人家3000余人,是自然屯最多 、居住最分散的行政村。自治区工商局等单位的扶贫“扶到了心上 、扶到了点上 、扶到了根上 、扶到了实上”!良冲村村民莫文政说,在自治区工商局的扶贫下,村里的稻田养鱼发展了260多亩,如今稻田养鱼收入约占村民们年收入的20%。

  扶贫之变,不仅变在村容村貌上 、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变在产业发展上 、群众的精神状态上。在看真贫 、扶真贫 、真扶贫的引擎力下,在精准扶贫的定向力下,2020年之前,村民们定能摘掉“贫困帽”……村民们脸上写满了自信。

  新思考:“1+10”系统扶贫奔向“小康路”

  自治区工商局等13家区直机关单位认为,三江县 、融水县 、融安县13个贫困村的扶贫实践给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带来了新思考:“1+10”模式。“1”即精准扶贫;“10”即党建扶贫 、政策扶贫 、交通扶贫 、产业扶贫 、教育扶贫 、科技扶贫 、文化扶贫 、创业扶贫 、生态旅游扶贫 、大民生扶贫。

  “精准扶贫要紧抓不放,做到扶持对象精准 、项目安排精准 、资金使用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 、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 、脱贫成效精准,把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化为看得见 、摸得着的生动现实,决不能落下一个困难地区,决不能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这些单位立下了“愚公志”。

  党建扶贫是堡垒。在扶贫中强化党建,在强化党建中推动扶贫,让“红色力量”成为摘掉群众“贫困帽”的重要引擎。

  林略村村支书杨金荣告诉记者,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村里开展“扶贫攻坚党旗红”主题活动,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如今村里62名党员示范作用明显增强,带动了全村的贫困户养山羊 、种茶叶。党员韦良华开办了茶叶加工厂,不少村民不再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帮加工茶叶,一天有80元至100元不等的 收入。

  政策扶贫是普惠。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把中央 、自治区的各项扶贫政策落地到贫困村每家每户,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让群众分享“政策红利”。

  交通扶贫是关键。良冲村委副主任张甫秀说,良冲村岜甲屯和亚岜屯之间有一条小河相隔,从前曾有木桥相通,但木桥于2003年被洪水冲垮后,一直未能修复,极大地影响了两屯400多村民的往来 、耕作和岜甲屯20多名学生的上学安全。自治区工商局出资25万元,联合另一挂点帮扶单位市工商联出资20万元,援建了一座“爱心桥”,亚岜屯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产业扶贫是拉动。自治区工商局实施稻田养鱼示范工程,指导村民注册成立高山稻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动稻鱼养殖产业化 、规模化……教育扶贫是基础。教育是最大的扶贫。自治区工商局不仅帮助贫困村修建教学校 、完善教学设备,还从2013年起每年拿出10万元经费,设立“红盾助学基金”,资助大学新生和贫困农家学生,两年多来,已发放“红盾助学基金”12万多元,共有40名贫困学生受益。

  科技扶贫是“造血”。自治 区工商局派到良冲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的唐楚尧说,自治区工商局安排扶贫培训资金用于良冲村和林略村培训村民学习养殖 、茶叶种植 、家政服务等技能,组织扶贫点30多名经济能人和种养积极分子在南宁举办了种养技术提高班,邀请专家传授猪 、鸡 、牛饲养技术和茶叶管护技术,让村民拥有致富的一技之长。

  文化扶贫是智力。扶贫不仅扶“硬”,还要扶“软”。良冲村村委副主任杨光新说,自治区工商局筹资20万元搭建了文化戏台,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许多村民从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建设村史室或者图书室,给群众“补脑”。

  创业扶贫是持续。除扶持群众养殖和种植外,自治区工商局还决定拨付30万元对侗绣专项扶持,加大培训绣娘力度,引导侗绣传承人创业,成立专门的侗绣公司,尝试开展电子商务,让传统技艺在创业中得以传承,让侗绣走向世界……生态旅游扶贫是支柱。自治区工商局派到林略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的文钢说,自治区工商局结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引导贫困村发展“生态经济”。完善旅游设施,打造旅游精品,让“休闲经济”成为贫困村的重要收入。

  大民生扶贫是兜底。自治区工商局局长张虹非常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多次到扶贫点了解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局里专门成立了扶贫办,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调剂扶贫专款,并多方筹措项目资金。自治区工商局还引进社会资金修建人饮设施,推进贫困村厕改工程,促进贫困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后记:

  “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要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扶贫工作。”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等13家区直机关单位将在扶贫工作“四个切实”(切实 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落地效应”下,谱写出一曲“荒山穷沟大变样”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