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实施精准扶贫效果凸显

前九个月减少贫困人口逾万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现金同比增加六百四十二元

  今年以来,德保县以开展“扶贫开发攻坚冲刺年”活动为切入点,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 ,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1~9月,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1万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35.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42元。

  做到“三个精准”。精准识别,即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贫困居民精确识别出来;精准帮扶,即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根据贫困群众实际和需求制定帮扶规划,精选脱贫路子,确定帮扶项目、帮扶完成时限与脱贫时间;精准管理,即改“漫灌”扶贫为“滴灌”扶贫,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机制、长期的工作机制、进退机制和帮扶监测机制,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细管理。目前,该县已经严格按照“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科学识别出80个贫困村102441名贫困人口,并做好“两公示一公告”工作。

  落实“四项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贫困县考核机制;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推广扶贫项目群众自建模式,落实好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加快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落实好金融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机制,支持、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落实好社会参与机制。今年以来,已建成屯级道路共30条60公里,完成人畜饮水工程共3处;计划投入1191.85万元,建设28条屯级道路、4条硬化路、3处小型人饮工程,预计12月底竣工;争取到广东帮扶资金142.92万元,进行泗营村坡尖屯房屋屋顶改造、房屋立面装修、人饮工程建设等10项,目前总项目已完成75%。

  发挥“五种作用”。实施“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帮户”的扶贫制度,发挥县四家班子领导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联系督查作用,切实帮助贫困村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发挥职能部门的牵头指导作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完成;发挥乡镇的管理落实作用,统筹做好蛋鸡养殖、油茶种植、黑猪养殖等产业发展,重点完成农业生产“六大会战”;发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先锋模范作用,以派出单位为后盾支撑,重点完成出谋划策、撑腰鼓劲、引项目投资金三项任务,要求每位第一书记至少为挂点村引进一个以上项目、帮扶两件以上实事,今年,共下派干部5971人到12个乡镇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发挥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抓落实、带头干,组织和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县新种优质水果2.1万亩,完成甘蔗种植面积6.23万亩,烤烟种植面积3.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34万亩,田七种植面积1265.5亩,累计出栏肉鸡1376.7万羽。1~9月,预计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82元,同比增长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