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 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移民村家门口致富

  横县是全区最大的水库移民县,全县共有水库移民35万多人,涉及各个乡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围绕难点抓移民、抓好党建富移民”的工作思路,舞活党建龙头引领作用。广大移民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百花齐放,群众致富能力不断提高,群众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形成了他乡胜故乡的良好局面。

  党建引领 产业到家门口

  近日,位于横县马岭镇双平村的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4名党员有了“家”,也进一步加强了当地村党支部与企业党支部的联系,更好的发挥企业党支部的引领作用。

  该公司落户双平村之前,双平村党员干部积极发动群众土地流转,帮助解决了200多亩用地问题,同时动员村中妇女60多人到公司就业,占公司工人80%以上,既解决了公司的用工问题,也帮助当地移民群众增收致富。村支部还与公司积极探讨,指导企业组建党支部,加强党员学习交流,使党员员工在公司生产发展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资源再生,生态循环发展的典型企业。该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公司统一供应食用菌菌包、统一现场技术培训、统一保护价收购产品,带动当地移民种植食用菌。该公司总经理兼公司党支部书记李玉红介绍说,公司将周边村的桑树、甘蔗、茉莉花等废节枝粉碎,变废为宝,作为菌种主要原料,既保证了产品原料生态环保,又保证了“美丽田园”建设。公司还将发酵使用过后的菌泥给群众作肥料,保证了农产品生态环保,增产增收。同时,公司利用菌脚、不合格鲜菇进行加工,作为奶牛、鱼的食料,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产业支撑 移民齐奔小康

  由于历史的原因,“越搬越穷、越穷越乱”成为困扰移民安置的怪圈。该县围绕促进移民增收这个核心,根据移民村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条件,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指导移民村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移民受益范围广的生产开发项目,加快移民致富步伐。

  横县马岭镇是该县的移民大镇,全镇近3万人上世纪70年代从各库区迁移到此。近年来,马岭镇依托自身土地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引导移民群众发展生态、特色产业,西瓜、玉兰花、桑蚕产业、冬种蔬菜等得到迅速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农云鹏介绍说,目前马岭镇有生态农业生产基地8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个,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11个。为了使特色产业品牌化、规范化,提升主导产业专业化水平,该镇几年来通过“支部+协会”“双培双带”工程,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使群众富在产业链。该镇青年党员创业能手卢高新,建立新农西瓜合作社和西瓜批发市场,并组建党支部,利用5年时间带动社员种西瓜,从最初的5000亩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亩,形成了“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配送、统一销售服务”模式,帮助130多户瓜农平均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该镇玉兰花协会、果蔬协会等通过党支部和党员种植户的带动,使玉兰花种植5000多亩、冬种蔬菜2.5万亩,扩展农民收入渠道,去年全镇移民群众人均收入近7000元。

  村企共建 增加农民收入

  马岭镇镇委、政府在大力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发展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思路,通过搭建“党政引导,企业扶持,村级服务”的村企共建平台,帮助驻村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用水、用电和用料问题,倡议企业扶持农村基础建设、清洁环境建设以及贫困救助等,使村企互建互促,互助共赢,加快推进移民新农村建设。该镇共有规模上企业6家,规模下企业20多家。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帮助企业所在的双平村道路硬化,清洁乡村,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公司通过向移民群众提供菌种、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带动群众致富。同时,公司收购群众处理后的桑枝,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移民村与企业的良性互动,让广大移民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安居乐业。据统计,目前该县有48个移民村被列为县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或精品村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