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城日新月异 杨光幸 摄
岁月轮回,春华秋实。20年的开拓创新,20年的拼搏进取,让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古县灵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20年来,灵山县先后摘取“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等美誉;相继挤身“全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国家级先进县行列。灵山县由一个农业县悄然向现代化的工业强县、经济大县转变,连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奥妙在哪里呢?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扩城促商、特色农业提升、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战略,给我们道出了 成 功 的 秘诀——
灵城旧貌 杨光幸 摄
灵山商业步行街全貌 杨光幸 摄
步行街前身是工会旧址 杨光幸 摄
桂合丝车间 杨光幸 摄
灵山荔园生态游受热捧
灵山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
工业强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秋分时节,灵山县城西南面的十里工业园区兴莱鞋厂生产车间里,工人们依然忙得不可开交,各种成品鞋子从仓库里源源不断地装车运往全国各地,远销海外。这种产销两旺景象,在灵山工业区各个公司随处可见。
始建于2003年的灵山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是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以“一区三园”的开发管理模式,分为陆屋临港产业园、十里工业园和武利工业园。近年来,灵山工业区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契机,重点布局有色金属、冶金、钦州港千万吨炼油项目中下游产品产业配套项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以及具备本地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达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就业,壮大灵山工业经济,拉动灵山经济快速转型和腾飞。
灵山县一直坚持规划先行,重新修编了《灵山县工业区总体规划》和《陆屋临港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实施“工业倍增工程”,通过大力实施“县域工业壮大工程”和“亿元企业带动工程”,以骨干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制糖、冶金、食品、建材、电子、制鞋、纺织、林化、烟花爆竹等产业集群。
2013年,灵山县实现生产总值15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3.8亿元,均是1994年的9倍;财政收入9.1亿元,是1994年的5倍。今年截至8月份,灵山工业区入园项目83个,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1家,工业区实现工业产值106.98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灵山,正由一个农业县悄然向现代化的工业强县、经济大县转变。
扩城促商,城镇化带动商业化
“灵山变化那真叫大,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县城啦!”说起灵山县城的变化,在县城工作了20多年的蒙先生感慨颇多,“20年前,人民广场还是河滩菜地,百货大楼就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县计生局已经属偏僻地带。而现在,街道四通八达,高楼拔地而起,商铺林立。”在广西县级最好的六峰商业步行街内,只见一派繁荣景象,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应有尽有,消费者三五成群穿梭于各种商铺之间。
近年来,灵山县坚持走“扩城促商、产城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邀请浙江大学、南宁华蓝设计院等高资质单位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顺利推进荔香大道一期、香山路、东边塘片区市政路网、城区给水系统扩建等工程,加快茂源·地王国际、锦绣·时代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市政公用设施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
至2013年底,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达到60平方公里和65.5万人,其中县城达到22平方公里22.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41%。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商贸、旅游、金融等第三产业明显增长。
为了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灵山县还开展多渠道、多层次招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广西县级首个鼓励实力企业和品牌商家进驻经营的政策,大力引进知名商贸品牌及实力企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100多家品牌商家与茂源投资有限公司签约。广西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及商住配套、五星级酒店及配套设施,海星药业金银花料生产线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创税前景好、就业人数多的项目也纷纷落户该县。2013年,全年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36.3亿元。
特色农业提升,增产增收新路子
“现在这个时候,仙草刚收割完,要不你们就可以看到基地里连片的仙草了”。灵山县宇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宇峰公司)的农艺师庞智勇说。虽然没能看见基地里的仙草,但记者见着了由仙草制作而成的几十类产品。在宇峰公司的展厅内,记者还看到了“王老吉龟苓膏”。原来,宇峰公司还是王老吉龟苓膏的生产方。
据了解,目前宇峰公司每天的仙草原料需求量达50吨,为了确保原料来源稳定,宇峰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为仙草种植户无偿提供种苗,每亩地给予300元的种植补贴,免费提供农家肥种植、黑薄膜除草等种植技术,对签订合作合同的农户实行不低于6000元/吨的价格回收等多项措施,直接带动6000户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被当地多家企业采用,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为了打响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灵山县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全县18个镇都培植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构建起“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格局,形成优质稻产业带、秋冬菜产业带、优质水果产业带、优质茶产业带等六大产业带,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987元,是1994年的6倍。
截至目前,灵山县创立了“宇峰凉粉”、“武利牛巴”、“贡棱豆”、“龙三钱食品”等20多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牌。先后打造了“龙武”荔枝、“灵龙”龙眼、“安畅”和“高骏”牌茶叶、“百强”水牛奶、名香园腊味等一批农产品著名商标。
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平安和谐新画卷
“为了强力推进‘天网’三期工程建设,做到‘天人合一’,6月中旬,灵山已全部完成天网三期工程的安装前期工作,全县各主要交通要道已安装70个监控点。”灵山县公安部门监控室的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天网”的普及,这群看不见的“警力”也在为当地群众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今年5月27日晚上19时许,谢某停放在石塘镇某网吧一楼停车场的摩托车被盗。接到报警后,石塘派出所民警利用“天网”,次日上午10点就将两名疑犯抓获。“以前,特别是晚上,走在路上很没有安全感,现在到处是天眼,放心多了!”在县城工作了几年的赖清也兴奋说道,“不仅如此,现在吸毒的人也比以前少了很多,针头随处见的景象再没有了。”近年来,灵山县把禁吸戒毒作为提升公众安全感突破口。在2013年“大收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于2014年春节前、后和5月上旬再次启动了三轮“大收戒”行动,禁吸戒毒工作继续保持迅猛势头,民警工作热情空前高涨。通过公开查缉打零包破大案、禁吸戒毒扫毒窝大收戒、整治娱乐场所零容忍等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的落实,社会面吸毒人员大幅度减少,毒品消费市场日渐萎缩,破毒品案件数以同比两倍以上递增。今年2月,国家禁毒委到灵山县验收外流贩毒整治工作时,高度赞扬了该县在治理毒害方面的工作;6月初从国家禁毒委传来喜讯,灵山县成功摘掉了“外流贩毒问题突出通报地区”这顶被扣了3年的帽子。
不仅如此,灵山县还推行网格化管理。附城村是该县实行网格化服务的试点村,目前已划分为4个网格,每一网格以300户人口和区域面积为划分基准。网格化管理结合区域实际,将民警、调解员、信息员等力量下沉到网格中,真心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消除治安隐患。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群众生活更有质量
“通过实施职业教育,让广大群众普遍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居民的就业竞争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它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在2012年全县深化职业教育攻坚工作会议上,分管教育的县领导再一次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灵山县始终把职业教育放在极高位置,通过做好各专业实训产业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如烹饪专业按中央厨房的标准,建设适合学校的教产区,内设面点、烧腊、热菜等产线,走产、学、研之路,发挥专业教师在学校产业发展的作用,通过创办实训基地,打造技能人才。
据悉,灵山县曾经是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欠发达地区,从几乎空白到现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县职校全日制招生已连续五年来保持在每年2000人以上,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7222人,成为了北部湾职教的一颗明珠。
除了在教育上下功夫外,灵山县在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据统计,2013年,全县新农合参合率98.9%;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为患者减少医药费用1000多万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病人住院平均费用下降4%。大芦村古建筑已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图书馆获国家一级图书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筹资2.5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250套,改造农村危房1600户。全县脱贫2.96万人,减贫率23.6%。人口计生奖扶政策落实率达100%。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总投资1375万元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11万人受益;建成8362座沼气池,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新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8个;全县行政村公路硬底化率98.5%。
20年不短,它记载的是灵山人民历经风雨沧桑的艰苦奋斗历程;20年不长,接下来还有无数个20年等待着灵山人民用心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