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砥砺奋进奏凯歌 描绘锡都新画卷

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河池市委书记黄世勇(右二)深入南丹县八圩乡调研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河池市市长何辛幸(左三)在南丹县六龙茶基地调研。  

  南丹县委书记莫振祖(左三)深入乡镇检查旅游业开发工作情况。  

  南丹县县长覃康平(左二)深入企业检查项目建设。  

  南丹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

 

  

  南丹县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南丹县强力打造“中国白酒强县”。  

  南丹县核桃新种植面积18.6万亩。图为技术员为群众进行管护培训。 

  核心提示

  八月夏日骄阳艳,锡都大地涌热潮。行走南丹大地,一派繁忙的景象,一处处项目工地塔吊高耸、机器轰鸣,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正在村间延伸,一座座厂房正在快速崛起……

  3年来,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下跌,南丹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的形势,南丹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走强工兴农之路,全力加快城乡风貌改造及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依托地缘优势发展旅游经济,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事业进步、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201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88亿元、工业总产值115亿元、财政收入10.03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24元。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加了13.2亿元、15亿元、1.82亿元、7.15亿元、6047元、1767元。

  数据无声,却诠释着南丹发展的强劲步履。今年以来,南丹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成就了逆势上扬、快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截至6月末,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78亿元、工业总产值57.92亿元、工业增加值14.16亿元、财政收入5.35亿元、农业总产值4.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58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8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8%、10.3%、6.52%、2.84%、12.4%、9.1%、9.1%。

  短短3年时间,南丹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正是南丹县委、县政府凭借“稳进突围、提速提质发展”总基调和“九个更加注重、九个新提升”总部署,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全力打造“四县一基地”,稳步推进“三县”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在稳进突围中取得提速提质发展的丰硕成果。

  抓住工业这个关键点,打造经济发展的拉动点

  “工业是税源经济,没有工业的支撑,南丹的发展便无从谈起。”南丹县委书记莫振祖对发展工业有着这样的认识。

  南丹县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新型工业步入新轨道。2013年,南丹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1亿元,成为全市首个百亿产值工业园区。南方公司、泰星公司分别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创新型企业。同时,该县对辖区内72家涉重金属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已关闭淘汰涉重金属企业54家,目前只有17家企业恢复生产。该县还成功开辟非有色金属产业龙马工业园区,进驻规模以上企业3家,竣工投产2家。该县大力推进一批白酒、水电、碳酸钙、建材等重大项目建设,丹泉酒业生物工程科技园、联丰公司年产30万吨精细碳酸钙、九龙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等项目竣工投产,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上半年,该县继续推进南方公司锑银多金属综合回收循环经济及环境治理产业升级工程等19个项目,完成工业投资6.79亿元、增长10.59%。河池·南丹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27亿元、增长4.18%。

  抓住特色农业这个着重点,打造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南丹县是个工业大县,如何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让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南丹县委、县政府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出发,确立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以巴平米、瑶鸡、烟叶、长角辣椒、核桃为龙头的品牌,绿色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25万亩。

  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烤烟、长角辣椒、红高粱、核桃、甘蔗等经济作物,全县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到23万亩。截至今年3月,全县共种植优质核桃18.66万亩,是广西核桃种植大县。目前,核桃种植已覆盖全县11个乡镇151个行政村(社区)3.7万个农户,涉及农业人口14.8万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0%。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县瑶鸡饲养量达400多万羽,出栏量达350万羽,产值达1.7亿元,生态瑶鸡养殖户户均收入1.5万元。今年全县共种植烤烟面积2.7138万亩,种烟乡镇10个,种烟村90个,种烟屯254个,种烟户1291户,折合户均种烟面积21亩。今年预计全县可收购烟叶5.5万担,可实现烟叶总产值7500万元,创烟叶税1500万元以上,烟农种烟户均收入可达5.8万元。

  抓住旅游这个切入点,打造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南丹县以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名县”战略定位为目标,以建设“广西优秀旅游县”为重点,充分利用白裤瑶民俗风情、悠久厚重的土司文化、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等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今年1月至6月,该县共接待游客74.1万人次,同比增长25.4%;国内旅游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23.9%。

  该县完成了《南丹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旅游景点的3年规划。一是投资10亿元资金推进城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项目包括游客集散中心、丹泉世界名酒文化广场、丹泉藏酒洞等旅游项目。二是推进温泉公园升级改造,投资近1亿元。三是投资3500万元进行中国白裤瑶民俗风情旅游度假区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洞湖、下水、恩村、桥村4个生态旅游村落。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歌娅思谷”民俗风情景区,今年9月底可实现运营;投资1000多万元的王尚屯白裤瑶民俗风情体验区已于去年5月正式开园。

  短短几年时间,南丹各个旅游景点先后新妆迎客。丹泉酒业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车河选矿厂成为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甘河白裤瑶寨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去年,南丹地下大峡谷水利风景区通过国家水利部考评验收,成为河池市首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今年该县还成功举办了广西南丹·丹文化旅游节。此外,该县还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县”、“中国最佳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原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抓住“清洁乡村”这个支撑点,打造经济发展的闪光点

  南丹以清洁家园、水源、田园为切入点,扎实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并创造性地推出了清洁乡村的“南丹六大模式”。即突出城乡新貌新风改造模式;突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突出倡导文明新风模式;突出问计问政问需于民模式;突出转变干部作风模式。

  乡村清洁与城镇化同步推进,突出城乡新貌新风改造模式。南丹县把“清洁乡村”作为河池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城乡新貌新风工程”的延伸和拓展,不断丰富改造内涵,提升改造层次,把名镇名村、综合整治村屯作为清洁家园行动的示范点来打造和推进。一是加快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在去年完成城关等3个乡镇总规修编以及127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投入300多万元启动城区环卫等6项市政专项规划、六寨等8个乡镇集镇以及主要道路沿线110个重点村屯规划编制。二是打造特色名镇名村。对里湖、车河、同贡、洞湖、下水等名镇名村名屯试点风貌改造全面提速,尤其是车河镇里湖乡风貌改造一期工程已完工,22个村屯新貌新风试点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二级公路及高速公路沿线村屯房屋立面改造已竣工。三是提升村镇环卫能力水平。投入469万元为每个乡镇配备1辆垃圾转运车、1辆垃圾压缩车;筹集资金2600万元,动工兴建垃圾池1339个、简易垃圾场373个、焚烧炉235个,配备垃圾桶900个、人力车589辆。同时,聘请保洁员近2000人,实现全县148个行政村保洁员履盖。

  乡村清洁与提升知名度同步推进,突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南丹县千方百计保护好美丽的自然生态,实现环境与山水匹配,全面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2.3亿元实施甘河白裤瑶寨、洞湖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等23个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牌、公厕、垃圾箱等设施。。

  乡村清洁与富民增收同步推进,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要使“清洁乡村”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必须有产业支撑,进而又以干净整洁的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是南丹县领导达成的共识。南丹县着力打“资源牌”,唱“特色戏”,围绕不断壮大的瑶鸡、黄腊李、长角辣椒等传统产业,提升烤烟、椪柑、板栗等骨干产业,还大力培植冰糖梨、红高粱、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着力走“一业为主、多元开发”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乡村清洁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步推进,突出倡导文明新风模式。该县把“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作为动力,以群众全员参与为原则,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乡村“脏乱差”的落后习惯,增强群众卫生意识,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该县修订完善了《南丹县市容市貌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成立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和村屯卫生工作理事会及监督小组;深入开展“卫生标兵”、“清洁卫生户”评比工作。

  乡村清洁与为民办实事同步推进,突出干部问计问政问需于民模式。南丹县坚持领导干部积极帮助群众定思路、定目标,送政策、送项目。一是加强帮扶带动。该县134个县直单位结对148个村,2234名干部联系帮扶5365户困难群众,联系帮扶资金达3600多万元。二是加快实施民生保障及扶贫开发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已开工7条96公里;2910户农村及特困户危房改造已全部开工;同时开工建设屯级路32条。三是全面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完成水电固投近1亿元,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500亩,中低产田改造8300亩,解决5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乡村清洁与为民务实同步推进,突出转变干部作风模式。南丹县坚持把“清洁乡村”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和检验培养干部作风的重要平台。一是狠抓限期办结制。全县对“清洁乡村”的各项工作均实行限时办结制。二是强化督促检查。共组成专门监督组9组,开展明察暗访36次,对45个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批评。

  抓住城乡风貌改造这个立足点,打造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差距,说到底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差距,是城市竞争力的差距,是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差距。”南丹县县长覃康平说。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南丹县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努力把南丹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式的绿色家园。最近3年,累计投入近10亿元资金,对城镇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如投资4000万元进行的里湖瑶族乡旅游名乡创建工作一期工程已完工;投资5000多万元对车河镇工贸强镇建设全面竣工,六河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南丹段沿线村屯风貌改造全面完成,每个乡镇2个村屯的风貌改造基本完成,新增洞湖、下水等一批特色名村名屯。全市新貌新风工程暨“美丽河池·创建名村”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南丹县城乡风貌改造经验在全市推广。

  今日的南丹,地绿了、城亮了、人心稳了、经济发展了,这块养育着31万南丹人民的热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锡都南丹正以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伟气势在全面稳进突围的道路上迅跑,实现跨越,南丹有这个志气、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

  (本版由苏宏流撰文 南丹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