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土地“活”农业“跃” 产业丰农民富

土地流转率近50%,传统农业酝酿深度变革

  近日,记者在陆川县马坡镇雄鹰村看到,该村村外的辣椒基地一片丰收景象,碧绿的叶片下点缀着无数红色白色的小辣椒,织成了一块美丽的彩色“地毯”。

  这个基地总面积约1150亩,是目前广西最大的辣椒种植基地,它已改变了所在村的经济结构。基地付给村民的土地租金约每亩215公斤稻谷市价,几乎相当于村民自种水稻的全额纯收入,但更大的收入来自基地的劳务需求。

  基地负责人龚波向记者介绍,辣椒一年中的采摘期绵延数月,人工需求大,夏季高峰时常有百余人同时作业,按每人每天报酬50元计,公司每日支出劳务费达5000多元。

  粗略估算,村里那些常来务工的家庭每年能从基地得到约2万元劳务收入。对于主要靠种水稻谋生的农民来说,这无疑是笔巨款。对此,正在摘辣椒的村民龚右仪笑逐颜开:“我们几乎每天都有工作,每天都有收入。”

  这一切改变源自这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最初村民对于土地出租还有思想障碍,但在当地农业部门的鼓励和解释下,最终转变观念。

  土地的变革正在陆川县的广大农村蔓延,推动着传统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度变革。据该县农业局介绍,截至6月30日,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7.3万亩,涉及农户2.9万户,占承包总面积的49%。

  土地大量流转的直接结果就是“活跃”了农村这一片土地:一批规模化农业基地相继出现。这正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标志。在陆川县农业局,记者看到了一张巨大的农业概况图,以贯穿全县的324国道马盘公路段为轴,分布着数十个大小特色农业基地,这一布局被县里命名为“马盘百里绿色生态示范长廊”。其南部有面积近2万亩的橘红种植区,未来规划面积达到8万亩;一路往北,沿线分布着大量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群,包括辣椒、大白菜、韭菜、淮山等蔬菜基地,以及火龙果、番石榴、砂糖橘等特色水果基地。这些基地多采用公司化运作,规模少的有上百亩,大则过千亩。

  “土地的大量集中、生产基地的密集出现,整合农村的生产要素,激活农业潜力,最终将彻底改变陆川的农业形态和农村面貌。这就是改革的力量。”陆川县县委书记陈杰说。

  为推进农村土地改革,陆川县于去年7月建立了全区首个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保障了编制、人员及经费,当年该县就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3万亩。从今年初开始,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土地确权工作已在全县逐步推开。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改革也在同时推进。主要举措包括在资金和政策上扶持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据统计,仅去年该县便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

  广大农民将成为改革的最终受惠者。“土地改革及农业改革带来的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将成为陆川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关键。”陆川县县长蒙启鹏说。数据显示,去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216元,同比增长14%。按照该县制定的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2.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