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农民打工挣钱渠道多 潇洒“工休”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笔者行走在兴宾区五山乡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机声隆隆、人声鼎沸的抢收抢种稻谷繁忙场面,农民忙得满头大汗,真是“烈日炎炎似火烧,田间农民累弯腰”。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另一番景象,8月5日上午,在该乡马泽村陈村屯村边的一棵大树下,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悠然地闲聊,勾勒出一幅“烈日炎炎似火烧,农民树下把扇摇”的画面。

  “老哥,看你们坐在这里这么轻松,你们家田种完了?”笔者不解地问其中一个年过五旬的村民。

  “我家不种田了,这段天气炎热,我在家工休!”村民的回答语出惊人。

  农民不种田,又“工休”,那吃什么呢?见笔者惊愕,这位名叫陆树的农民道出了原委。原来,今年初,陈村屯128户农民把经过土地整治后连片的334亩田地都租给广西五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水稻。连租25年,租金是一亩一年650元,一年一付,年初发放。田地租出去后,租金又旱涝保收,村民们纷纷改行转变角色再就业:进城务工、买车跑运输、在当地做建筑工、到五关公司当临时工,年纪大的干脆“退休”在家。陆树家的5.3亩水田也全部租出去。两个孩子外出打工了,他和老伴把租水田所得的钱一部分拿来缴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一部分拿来做生活或其他开支。见留着一身力气可惜,老陆就和村里的一帮人组建泥水工建筑队,去周边帮助村民建房子挣钱,几个月下来,他有3000多元的收入;老伴则到五关公司“重操旧业”给稻田拔草、施肥,一个月有近1000元的收入,并且正常过上双休日。现在,天气炎热,又逢农忙时节,也是农村建筑房子淡季,老陆他们的建筑队就把7、8月用来“工休”,等到9月天气凉快些再去找工做。按秋冬季农村建房活多估算,到年底他再挣个三四千元应该不成问题。与陈村屯一样,周边马泽、围村、罗利、坛村等四个村屯的群众也把大部分田地流转租给五关公司,他们也与陈村屯农民一样“另谋高就”,再绘似锦“钱”程。

  “我现在买了养老保险,又不断积蓄钱,打算干到60岁就不做工了,也像干部一样退休领工资,去全国各地旅游。”陆树说,他对当前不用到田地劳作又有钱赚的日子感到无比惬意,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顺着陆树手指的方向,笔者来到陈村村外的田野。只见广袤、平坦的农田里到处是工人、插秧机繁忙的劳动场面。正在此处组织工人劳动的广西五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昌勇告诉笔者,公司现在一天安排9台插秧机和30多名当地农民抢种晚稻,争取在半个月内完成晚稻种植任务。据悉,该公司按一天工作8小时支付80元的酬劳,常年返聘陈村或周边租地给公司的农民,主要做看水、施肥、除草等季节性工作,一个工人一个月能工作10天以上。

  原来,该公司相中这里的田地平坦,水质、土质、空气都适合种植富硒米。今年初,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穿针引线”下,该公司从南宁到陈村一带连片租用了1700亩水田种植有机稻香米。由于稻谷种植全部按照生态环保的严格标准进行施肥、管理,并实施机械化种植、收割、烘干、包装等一条龙作业,早稻收成达到了预期目标:亩单产200公斤。这些有机稻香米全部销给公司会员,而且供不应求。明年,该公司打算通过技术培训的方式,引导带动周边农民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标准模式种植此类有机稻香米,共同把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当地农民通过算账对比,觉得把土地流转出租给公司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仅租金比自己种植的农作物利润高,还可以到公司打工或是去发展其他产业,可谓益处多多。因此,农民对这种土地连片流转模式是求之不得。”随同笔者采访的五山乡乡长梁廖波说。

  据悉,当前,兴宾区有20多个村实行“小块并大块”,共流转土地2.0668万亩给公司或经济能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没有了土地劳作之累,收入又有保障的农民,也就享受到了“双休”“工休”甚至“退休”的美好幸福生活。

  编后语: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民的形象普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忙到头。本文却让我们看到了农民的另外一副景像:他们也和企业员工、公务员一样,有“双休”,有“工休”,老了还能领“退休金”。这些变化,源于我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高效农业,不但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还能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