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用解决问题的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即知即改 取信于民

 

 

  7月4日,平南县农业局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大鹏镇花龙村仙台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指导茶叶无公害生产。莫海南 莫新雄/摄

 

  平南县农业部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农科技术。莫新雄/摄

  “岩冲屯的路,虽然建好路基,但一直没有硬化,雨天十分难走,如何解决”、“村里水田灌溉难,水渠里污泥沉积、杂草丛生,水流不到田里,怎么办”……今年3月,平南县委书记黄元明到上渡镇上渡村调研时,村民向他反映。7月初,记者来到上渡村了解到,修筑水渠的80多万元已落实到位,村屯路面硬化已开始前期准备。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平南县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整治,对群众期盼的事尽快解决,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1

  “会诊”,狠下决心刹“四风”

  6月9日,平南县纪委通过电子监察系统监控发现,县房管所窗口前有33件办件未能办理,超时办结的警示在电脑前不断闪烁。

  “不是说20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理吗,可是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居民黄锦明抱怨。黄锦明想买房子,需要出具一份无房产证明,但规定的时间过去仍无结果,他很失望。

  经查找原因,平南县纪委发现33件事未按期办完是由于窗口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当地党委、政府认为这是典型的作风问题,当即责令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整改,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事情办好。黄锦明拿到证明后,相关责任人还专门向他赔礼道歉。其它超时办结的申请人,也相继接到窗口工作人员电话说明及承诺。

  通过这次整改,政务服务中心各职能窗口的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以前去办事感觉有点拖拉,现在变化好大,事情很快就能办好,还有回访提醒。”不少前来办事的群众对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点赞。

  群众对哪里不满意,政府就改哪里。平南县通过“会诊”,征求群众意见9780多条,积极查摆领导干部自身要求不严、纪律意识淡漠、工作作风散漫等问题;狠心整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比如公款吃喝、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14项突出问题。

  平南县委书记黄元明介绍,针对基层和群众意见比较大的“文山会海”现象,该县县出台《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改进会风的通知》,严格会议审批,严控会议规格、规模,控制发文总量,推行无纸化办公,真正做到省时、高效。今年1-6月,全县会议同比减少31%,会议费用同比减少63%,文件简报数量同比减少52%;通报两起公车私用案件,处理两名涉事党员干部;全县“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减少62%。

  2

  建平台,有效预防“肠梗阻”

  “下坡屯路口的垃圾池堆满了垃圾,好几天都没有运走,气味好难闻,请过来处理一下。”5月8日,大洲镇甘玲村村民甘新奎向镇里打电话投诉,工作人员一边听一边记在民情服务工作台账上。随后,分管清洁乡村的镇人大主席梁耀健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并设立警示牌。

  这是该镇即知即改,通过开展便民服务,为群众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一个缩影。粱耀健说:“为了快速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镇里建立‘民情服务直通车’服务群众平台,做好民情服务台账,效果显著。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同时,也拉近了干群距离。”

  为彻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困难和利益问题,平南县在各乡镇建立“民情服务直通车”服务群众平台,将电话号码、具体负责人员名字一一公布在每个乡镇的醒目位置,并严格规定办理时间。村民有困难和问题,打个电话反映即可。

  “旺岭村路边有人扔死猪,臭气熏天,污染了环境,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影响很大。”5月20日,思旺镇旺岭村村民吕大爷来电向该镇党政办反映。20多分钟后,镇兽医站与村干部驱车赶往现场,花了1个多小时把死猪处理完,当天下午办公室电话回访处理情况,吕大爷连声道好。

  以前大安镇有村民反映到镇里办事、经常找不到人或者找不对人。镇领导通过查访,发现不少党员干部工作有推诿现象。于是大安镇向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单,单上印有计生、社保、民政、党政办等窗口服务的办公电话,以及挂村领导、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联系方式,群众可及时咨询自己关心的事项和问题,节约了办事成本。村民肖丽安告诉记者:“以前打好几个电话都得不到答复,现在有事只要按单上电话打去,很快就有人下来解决……”截至7月中旬,平南县通过服务群众平台为民办实事、好事1500多件。

  平南县县长区杰说,针对群众喜欢在乡镇圩日集中办事的特点,该县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群众反映的问题,都会得到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办公室建立便民服务单,对问题进行备案汇总,及时跟踪服务,并不时进行回访。

  3

  夜访,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们屯饮水困难,没有资金建设,怎么办?”最近,平南县国安瑶族自治乡贵坳屯的陈秀德向前来“家访”的几名乡干部反映饮水难和集资缺口的问题。几天后就传来了好消息:乡里召开班子讨论会,决定补助贵坳屯2.5万元资金建人饮工程。

  问题这么快就有了回音,是因为该乡开展的“夜访”活动,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村入户访民情,切实为民办实事。要求每名领导干部每月安排至少走访群众5户以上,并填写好走访记录本。对群众的请求和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分类,落实处理时限、处理结果,及时给群众回音。“开展走访活动以来,收到涉及人饮、危改、屯道建设等意见建议10多条。”该乡负责人说。

  东华乡利用晚上住乡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到群众家中走访,了解村委班子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清洁乡村、土地确权和矛盾纠纷调解等情况,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责任分解和落实。在一次夜访中,了解到关塘村中央村屯至独屋屯1.7公里的村道,雨天烂泥路、晴天尘飞扬,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发动群众集资,筹到资金2.1万元,用砂石进行填铺,群众不再行走难。截至7月中旬,该乡共为群众办实事53件,化解矛盾纠纷16件,征集上意见建议139条。

  黄元明说,为切实解决“走读风”等问题,平南县要求县乡干部转变作风,变“走读”为“寄宿”,规定每周四为“党员干部走访日”,深入村屯帮助党员和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事、急事。同时出台“晚上住乡”制度,明确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带头,开展“夜学夜记、夜走夜访、夜听夜谈”活动,真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打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