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县]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40天清还湖景超10平方公里

  5月28日,记者经过巴马瑶族自治县赐福大桥,看到整个湖区水面烟波浩渺,波光粼粼,驻足极目,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该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实际行动立改群众反映强烈的赐福湖水域渔业生产乱象和环境污染问题,仅用40天时间,就全面完成湖面水域网箱、拦网、搬缯网等渔业生产设施的拆除工作,清洁超过10平方公里的水面,比巴马县城2012年建成的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还大,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

  赐福湖是巴马盘阳河下游与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交汇形成的人工湖,湖面总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1993年以来,赐福湖水域周边群众纷纷利用湖面水域发展渔业,水面养殖面积达29万平方米。水面养鱼不仅影响了水上航道运输,也使湖水受到污染,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今年4月,巴马县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手实施“退渔还景”工程,整治清理湖面相关渔业生产设施以及垃圾漂浮物,使湖区恢复原生态状态。

  工程启动后,接受任务的75个单位随即组织工作队进驻各自联系点,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信心,零距离与渔业养殖户谈心、耐心做通养殖户思想工作、虚心接受养殖户的意见建议,认真帮助养殖户核实登记生产设施、水产品销路、申领补偿等。

  为促推工程顺利进展,该县四家班子领导靠前指挥,细致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工作队鼓劲;工作队员不问晴天雨天,牺牲双休、节假日,在整治期间没吃过舒心饭、睡过安稳觉;接受整治任务的村组干部顾全大局,积极带领工作队深入做好养殖户相关工作,并带头拆除自家渔业生产设施。

  为了解决水产品销售难题,驻点工作队还和渔民一起捞鱼运到市场去卖,并派人与大化瑶族自治县养殖大户恳谈,与重庆、金城江等地水产品销售老板联系,畅通销售渠道。此外,工作队还帮助养殖户把拆除上岸还能使用的渔业生产设施,联系转卖给大化县境内的养殖户,最大限度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截至5月18日,赐福湖渔业生产设施已全部清理完毕,工作队共为养殖户联系销路销售成品鱼和鱼苗约50万公斤,整治涉及37个村民小组4900多人。市委常委、巴马县县委书记奉海峰表示,整治涉及的库区移民,每人每年将获得600元的转产转业扶持金。

  “湖面干净漂亮了,游客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赚钱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巴马镇那坝村那班屯村民韦庆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