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践行群众路线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

  阳朔县旅游业发展势头喜人。

  在去年接待游客增至117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至60.5亿元的基础上,今年1-4月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又增长5%和10%。

  “这是践行群众路线呈现的新气象。”阳朔县委书记钟洪说:“真是民心所向,胜之所往。”

  问民:中英“双语”找差距

  阳朔是中国旅游强县,游客有一成是外国游客。阳朔结合实际开门搞活动,采取中英文“双语”模式制作机关作风调查和旅游工作问卷,听取中外游客、外籍客商的意见建议,向党员干部“四风”亮剑。县教育实践办介绍:“‘双语’问卷聚焦‘四风’,问执法、问服务、问环境、问期盼。

  “请别再建更多的住房、旅馆和商店,否则就不能再领略阳朔美景。”今年4月,外国游客用英文在问卷上这样填写,令阳朔的党员干部“脸红出汗”,感悟到了旅游规划和管理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4月,阳朔开展“发千份卷问千人计”活动,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中外游客意见。县领导深入旅游企业、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开展党员干部“群众生活体验日”活动,进一步查找出行难、办事难等问题根源。

  西街黑胡椒印度餐厅老板比·图先生,向前来征求意见的党员干部倒苦水——“老鼠多。”“游客提着垃圾满街走。”“西街口经常堵……”

  比·图先生度假回来,惊喜地发现“老鼠少了、西街口天桥建起来了。”西街党支部书记周春回访时告诉他:“我们添置了流动垃圾桶。县里全城灭鼠,还抓紧架了天桥。”

  民心所怨,差距所在。全县收集整理“四风”及民生方面意见和建议意见1028条,其中涉及旅游占26.3%,现场解决问题300多个。

  暖民:整治旅游转作风

  “阳朔旅游要坚决治乱!”群众反映强烈。遇龙河景区4000个违章搭建摊点违法经营,游客惊呼:遇龙河成“乱象河”了!

  旅游乱象,屡“治”不止。阳朔自我批评一针见血:“这里边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该县把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旅游秩序和市容环境等“三整治”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载体,在攻坚战中转变作风,在转作风中维护群众利益。

  2月13日,攻坚战拉开序幕。该县抽调有关部门、乡镇干部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景区,聆听沿岸乡镇村干、游客、筏工、村民心声。

  民意为先。白沙镇岩塘村陈桥新告诉工作组:“违法搭盖只是受益了一小部分人。形象搞坏了,旅客不来,大家都挣不到钱。”遇龙村村委主任朱继权说:“整治非常必要,关键要让群众看到前景。”

  夏棠村何莉平考虑长远:“希望政府有发展规划。”2002年她在遇龙河边搭棚,经营农家乐。如今要拆除,她得损失10多万元。

  “近期实施‘农家乐进农家’,规范经营;远期规划打造国家级5A景区,实现更好发展。”工作组5次找到何莉平,解心结、谈前景。同时,指导她在家里建设全镇农家乐示范点。县里还扶持阳朔镇矮山门村建起13家农家乐饭店,组建农家乐合作社,树立了示范典型。

  定心丸,定心,暖心。何莉平和绝大多数乱搭乱盖的群众一样,在限期内自觉拆除违章建筑。

  在群众大力支持下,遇龙河景区违法建筑荡然无存,进入了长效管理阶段。

  惠民:转型升级促发展

  “阳朔旅游,要迈向更高层次。”在听取意见环节,群众表达了最迫切的诉求。

  从群众最盼的事情改起——推动建设瑞盛旅游休闲世界、新城区、贵广高铁改扩建工程、兴坪镇城镇化等系列重大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业向高档次、高消费型转型升级,积极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容站香呢,怎么总不到场?”前不久,征地小组在高田镇喜龙村开展工作时发现蹊跷事。一打听,容站香几年前失去丈夫,靠打散工养活公婆和女儿。

  这深深地触动了征地小组的党员干部。秦秀娥、杨燕等人马上回负责征地单位县教育局汇报。该局把容站香两个女儿列入贫困生档案免除在校费用,还替她争取了危房改造指标。容站香动情地说:“压在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她愉快地配合征地工作。

  征地小组摸准高田街汪国强夜晚摆摊、白天在家休息的规律,多次深夜造访他的摊点,和谐地解决了征地问题;征地小组在水流村征地,发现红线外“剩下”1分地不便管理。工作组争取上级同意,把“剩地”圈进征地红线,群众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