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的四月,春意盎然。汽车一路向边境奔驰,放眼望去,越南近在咫尺。
“前面十多公里就是中越边境了,但从景物上看不出中越两国的差异。”随行的峙浪乡宣传委员藤龙威告诉记者,近年来峙浪乡产业经济的发展,带富了一批敢做善成的农民,在边境一线把种养产业做得红红火火。
峙浪乡地处边境,与越南接壤。这个昔日的边陲小山乡,如今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繁忙的边贸,已看不到这个边境山乡的偏僻和贫困。甘蔗种植迎难而上
峙浪乡是宁明县甘蔗主产地之一。该乡虽靠近边境,但是土地肥沃,阳光、雨水充沛,发展甘蔗种植具有良好的基础。
千里南疆,遍地蔗海,如何把甘蔗这样传统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成为该乡决策层重点思考的问题。
“以实施示范基地为突破口,从传统中杀出一条血路来。”该乡乡长农猛吉说。实践证明,峙浪乡这一步棋走对了。
据统计,2012/2013年榨季,该乡原料蔗入厂量达12.9万吨,比上榨季增加1.3万吨。2013年该乡完成甘蔗完成扩种面积4075亩,预计2013/2014年榨季原料蔗入厂量可达17万吨。
但是,发展之路未必都是一帆风顺。今年现行蔗糖价格持续较低,原料蔗价格440元一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蔗农种植甘蔗的信心。
“我们拉到糖厂的原料蔗每吨要扣掉杂质百分之八,而且有的甘蔗砍了近几个月了,糖厂都没有来收购,导致糖分流失又要扣除一部分。”该乡长桥村党支部书记农石峰向记者反映。
群众的事就是党委政府的事。针对蔗农普片反映的情况,宁明县有关部门规定,蔗农砍的甘蔗一律优先入厂开榨,同时不得扣除杂质成分。
这一及时的举措,稳定了蔗农的心。“甘蔗价格虽然走低,但是也不能荒芜我们的土地,希望更多的青年人回乡创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面对大批务工青年外出打工的现实,农石峰有些无奈地说。
面对甘蔗种植如何突围的现实问题,“只有干出来的实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这是峙浪乡干群在心里的共识。今年完成“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1510亩,完成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面积2000亩,建立长桥屯高效节水灌溉及“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示范片500亩……
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峙浪乡群众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边民干事创业的信心与魄力。目前,该乡甘蔗砍运以基本结束,春耕生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发展特色种植业“经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峙浪乡的红心火龙果‘火’了。”在该乡洞浪村,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成为佳话。
而这火红产业的背后,是一个年轻人的带领,让乡亲们把这个红红火火的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了。
这个人就是洞浪村的创业青年杨华。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杨华的红心火龙果产业种植基地。一副贴在木柱上的对联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果香果美风光无限耀南国,好人好事青天头上赤子情”。
“自己水平不高,这副对联还广泛征求了村民的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呢。”杨华谦虚地说。一副对联,对仗工整,以此明志,反映了杨华带领群众将火龙果产业做大做强的决心。
杨华1999年开始种植火龙果,在这个行当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去年,他引进了台湾红心火龙果,市场价卖到了每公斤12元左右。去年他种植的100多亩红心火龙果获利8万多元。
“种植火龙果虽然成本高,但是受益时间长。这一小产业撑起了我们村的产业脊梁,红心火龙果也‘火’了果农的心。”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该乡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加快调整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步伐,重点发展中草药、速丰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据统计,2013年该乡中草药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种植速丰桉5625亩,松脂年产量达7100吨,八角年产量达1350吨,全乡砂仁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2013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570元。
特色产业的顺势崛起,使这个边境乡镇的工作涌现出诸多亮点,边民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