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县]“平果现象”透视:农民工创业显风流

  “平果农民工创业红火,推动着平果农民工创业园的建设。”平果市委书记韦周凡的一席话,道出了平果农民工创业“逼”县委、县政府完善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的又一“平果现象”。

  今年春节过后,陆德海在平果市旧城镇坡那村吞更屯开发了150亩地种植莲雾。莲雾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台湾普遍栽培,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佳果。陆德海今年39岁,旧城镇坡那村人,前几年和妹夫同去海南琼海热带水果种植基地打工,对种植莲雾极有兴趣。“莲雾的市场价值高,在超市三等果都卖到30元/斤。”陆德海说,总是在外地打工并非长久之计,于是他和妹夫一合计,在老家试种了5亩莲雾。“去年这5亩试种的莲雾结果,我们拿了少许到平果市城卖,卖15元/斤,一下就被抢购一空了。剩下的果我们都不用自己摘,都是老板来到地里摘的。”陆德海告诉记者,小试牛刀让他们更坚定了回乡创业的决心。“今后,我们就在自己家乡当果园老板。”陆德海笑了起来。但是,陆德海也有忧心的事:150亩莲雾园的开发,需要租地、整地、铺设水管等等,这些投入目前已有20多万元,家里的钱都全部投入了,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显得紧张起来。“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得到政府的扶持,那日子就好过些。”陆德海满怀期待。

  在平果,像陆德海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不少于300人。为了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门槛,平果市于2013年5月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为返乡的农民工牵线搭桥,积极引导他们返乡自主创业。随着农民工创业潮起,产生了由农民工创业“逼”县委、县政府完善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的现象。

  “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规划用地2500亩,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全部规划建设标准厂房,以铝深加工和门业配套产业为核心,总投资20.66亿元。项目建成后,创业园可满足136家中小企业进驻创业,可安排就业2万多人。”平果市招商局副局长颜小娥介绍,为充分发挥农民工创业园的积聚效应,县里及时建立返乡农民工信息登记制度,由各乡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牵头,做好村(社区)返乡农民工的登记工作,摸清返乡农民工的人数、技能、就业愿望等情况,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对返乡农民工中有技术、有资金的人员提供一系列优惠措施和优质服务,鼓励他们入园投资兴业,创办实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该县在外创业的平果籍老板有意向回家创业近100家,通过春节前后对接宣传,目前已有约20家企业有意向入驻平果农民工创业园,其中不少企业已经与平果农民工创业园的业主对接初步选定标准厂房。

  据了解,2013年平果市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红心驿站”,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工商、财税、融资、征地、劳动人事档案、落户和户籍管理、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便利措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落实有关政策。在各乡镇“一办三中心”和“农事村办”服务站开设服务“三农”的“农事直通车”,设立“农事直通热线”,推行“一站式服务”,为农民工党员返乡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扶持、就业指导、技术培训及小额贴息贷款办理等帮助。2013年,全县共兑现创业贴息贷款资金149078元,发放2256万元高效特色农业补助,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平果农民工创业,除了创建微小企业,同时还涉足美发、家政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业,此外还创建高效小型农业园。”韦周凡认为,平果扶持农民工创业,并不单单局限在农民工“入园创业”,而是鼓励他们“百花齐放”。于是,在平果市,农民工创业除了创产业,创事业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平果市四塘镇明江村达沙屯,卢春莲和她的7个姐妹原来只是普通农民,但经过去年一整年跟着桂林来的技术员代刚学习葡萄种植技术之后,她们成了当地炙手可热的葡萄种植技术员。“春天正是葡萄种植季节,周边租地种植葡萄的老板,都抢着找卢春莲她们去帮忙绑芽。”四塘镇镇长岑晓安说。

  “刚开始学习葡萄种植时,葡萄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不懂。”卢春莲30岁出头,中等个子。“现在清楚葡萄怎么种了。”卢春莲快人快语地说道:“抹芽、保花保果、疏花疏果、套袋,葡萄种植这几个环节最需要注意,操作也最讲技术。”目前,卢春莲和她的7个姐妹每天去葡萄园帮忙,每人每天可以得到80元工资。“这工资比一般工人高,现在她们领的可是技术员的工资。更有些老板想约她们都还约不到。”卢春莲的师傅代刚补充了一句,让在场的人都笑开了。卢春莲笑得最甜,因为“创事业”让她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怀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

 

  采访手记: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采写“平果现象”系列稿件时,记者内心感慨良多。集“老少边山穷库”为一体的平果市,不等不靠,通过科学发展强筋壮骨,入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这分明是小县城演绎出的大传奇。

  科学发展,魅力无限。“平果现象”让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沿着科学发展之路,山鸡变凤凰绝不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