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县]千年地灵“胭脂米”,如何才能走出大山叫响市场?

 

村民挑着红糯稻穗回家。 谢伦干 摄  

香喷喷的红糯饭  

郭荣锦(左二)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推介红糯。 (屏幕截图)  

这就是在村里种植了千年的胭脂红糯米。 

  《红楼梦》中曾提到过一种稻米——— 胭脂米,贾府门下黑山村庄主乌进孝敬献给贾府的红帖上,有“御田胭脂米”一条,只是数目极少,仅有“二石”。可见这种米在当时是个稀罕物,非皇亲国戚不得享用。

  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60多公里的乐江乡地灵村村民则更喜欢把这种红色的胭脂米称为“红糯米”,而且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地灵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村,虽然龙胜的旅游红红火火,但这个村几乎没有旅游,只是每年的“百家宴”会吸引众多游客来玩耍,村子名声也因此在外传开。去年12月,地灵村的老支书吴祖崇拿着当地的红糯米登上了《中国梦想秀》舞台,节目播出后慕名而来的老板、客人络绎不绝,也有大订单飘然而至。这种在本地最是常见不过的红糯米到底有何魅力?出名后的红糯米如何才能走出大山走向市场被大家所接受?本报记者就此作了专门的采访调查。

  1、村民种植红糯已有千年历史

  近日,记者从龙胜县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赶到地灵村,快到村子时只见路两边云雾缭绕,如置身仙境。村子被群山包围,一条条石板路将村民的小木楼连在了一起。经过一条陡峭的石板路,记者来到了村民吴祖崇家里。

  82岁的吴祖崇当过老师,退休后又干过村支书,说话逻辑清楚,中气十足。

  说到红糯米,吴祖崇有些激动。他说,地灵村是在公元1024年北宋时期老祖宗从贵州搬迁过来陆续建立起来的,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红糯米也是当时一起带过来种植的。

  说着,他拿着两把稻穗,只见稻穗长约半米,上面挂着沉甸甸的稻谷,稻谷饱满圆润,剥开谷皮衣,一层“红衣”展现在记者眼前,红糯的名字也因这层“红衣”而来,记者忍不住细嚼米粒,感觉十分香滑。

  吴祖崇介绍说,红糯米对种植环境要求极高,年产量低,营养极其丰富。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极佳。1962年,胭脂稻标本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声名大噪。因为地灵村地处于高寒或半高寒山区,水田土质肥沃,是红糯米生长的最佳环境。所以用地灵红糯米煮出的糯米饭黏性十足、喷香可口。

  地灵红糯还有一个独特的晾晒方式——— 禾廊。每到收割时节,地灵人就会将红糯米稻谷制成禾把晾挂在立于河岸边的木架上,这一排排禾廊被人称为“空中的晒谷坪”,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吴祖崇说,保存稻穗是村里的传统,每户村民收获稻谷后都会留下一些稻穗当做来年的谷种,清明过后就用这些谷穗来培育秧苗。

  他说,村里之所以种植红糯米,跟村里的地理环境有关。以前村里的路没修好,交通闭塞,村里跟外界很少联系,村民们世代守在山里,生活就靠种植红糯米来维持。而村里的田都在山上,村民们做农活要走很长一段路才到自家的田里。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一般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出门的时候随身携带一个大“葫芦”,里面装着红糯米饭,做农活休息的时候就拿出糯米饭就着酸肉吃。

  “村民喜欢吃红糯不仅仅因为它香。”吴祖崇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生活条件差,村民干活时间长,需要耗费大量体力,而红糯米饭煮好后放进葫芦里可以保持几天甚至一周都不会坏,加上它非常耐饿,所以就成了村民们日常生活和外出做事的必需品。

  经过长时间演变,红糯饭还成了走亲访友的礼物。村民告诉记者,村民给红糯饭配了菜,走亲戚的时候拿上一葫芦包着酸鱼或酸鸭的糯米饭就是最好的礼物。

  近年来,随着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百家宴”举办,村里红糯米的名气慢慢传开。吴祖崇说,“百家宴”是龙胜侗族祭祀关公的特别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村里的男女老少搬出桌椅板凳拿着自家的酸菜,当然更少不了红糯米饭,来到风雨桥下聚集在一起,喝着米酒,品尝各家做的酸菜和糯米饭,在歌舞中享受节日的快乐,那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壮观的场面吸引了不少游客来玩耍,不少游客品尝了红糯米饭后还忍不住打包回去给家人品尝。

  2、千年红糯正在慢慢“凋落”

  虽然红糯米已经跟村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长期以来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却不太乐观。村民告诉记者,在1983年分田到户实行承包制前,村里2200多亩地有1000多亩都种上了红糯米,红糯米一度成了村里的主要种植作物,但1983年后这种情况悄然发生变化,杂交水稻进到了村里,同时,村民们也开始发展自己的经济。

  随着交通的方便,村民也陆续靠卖米来增加收入。很快,经过实践,村民们发现,红糯米亩产只有五六百斤,比杂交水稻少了一半,而价格却和杂交水稻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村民们从经济效益出发,自然考虑种植杂交水稻。上世纪80年代以后,村里种红糯米的越来越少,全村的红糯米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00多亩锐减到500亩。

  随着出去打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村里种植红糯的更少了,加上村民打工的收入远比种植水稻和红糯米高,红糯的种植陆续被边缘化,而一些年轻人吃到杂交水稻后也开始改变着自己的口味。最近几年,红糯饭甚至只是村中老年人的爱好以及节日时才吃的饭。

  在村里流传千年的“红糯情结”似乎在被时间慢慢磨灭。

  3、梦想秀点燃“红糯情结”

  就在“红糯情结”慢慢淡化的时候,一次机会让村民们又燃起了心中的“红糯”激情。

  去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村里照常举行“百家宴”。跟往常一样,香喷喷的红糯饭、开胃的酸菜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大饱口福,游客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中年美食家对红糯饭特别感兴趣。

  后来,村民才知道这位叫郭荣锦的男子是台湾的美食高手,曾获得台湾凤梨酥比赛冠军。他关注红糯已有一段时间了,甚至专门请人来到村里拍摄“百家宴”的盛景,有一年还特别买了两头猪请村民吃饭,跟村民已经成了朋友。去年的“百家宴”后,郭荣锦跟吴祖崇和村民们说,他想带着村民一起上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节目,目的就是想推出地灵的红糯米。吴祖崇和村民们听了后开始以为他是开玩笑,同时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节目。郭荣锦告诉他们,自己一直搞美食,通过对红糯米的品尝和考察,觉得红糯米非常有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这么好的东西不被大家知道太可惜了。希望村民考虑上《中国梦想秀》,在大众面前推出红糯米。

  “不管是什么节目,能让村里的红糯米走出去就是好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去年12月,郭荣锦带着吴祖崇和另外两位村民登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

  “有一种米叫胭脂米,其实很特别,长得很漂亮……”郭荣锦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第六季上向广大观众推介来自乐江乡地灵村的红糯米。“它的种植方法很特别。在桂林有一个小山村,它的秧苗可以长到150厘米,我想帮他们把红糯米推广起来……”活动现场,郭荣锦边说边通过现场制作红糯米蛋糕和年糕的方式来推介红糯米。“它的米极香、软,能够酿酒,做年糕。”在活动现场,一位重量级的人物———82岁的地灵村老支书吴祖崇老人也闪亮登场,更是极力推荐红糯米。在节目最后的“梦想投票”环节,“帮广西地灵村推销胭脂米”的梦想以252票(总票数为300票)的成绩获得了大家的支持和认可,并得到了“梦想助力”:盈朗文化帮助联系北京“黄记煌”餐饮推销胭脂米;洋河股份联系自身相关部门采购胭脂米并先认购5万元大米作为员工福利。

  “周立波还被噎到了。”想起去录制《中国梦想秀》的情景,吴祖崇禁不住开心地笑着说,他上台做了简单的介绍后,为大家端上了香喷喷的红糯饭,饭端上来后嘉宾和主持人周立波抢着去尝“周立波由于吃得太快被噎住了。”吴祖崇说,红糯米在节目里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反响,有一家企业当时就表示要签几万元的订单。

  “那期节目我们都看了。”采访时,村民们都说,节目播出那天,全村人都在目不转睛地看。

  “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村民们告诉记者,虽然只是一期节目,但却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节目播出后,村里的红糯米在全国传开了。吴祖荣说,出名后陆续有人到村里考察,有来自河南的、广东的,有人提出了每年要几万斤的订单,一时间村民们很激动,没想到渐受他们冷落的红糯会得到外界如此追捧。

  4、激情后的冷思考:红糯如何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激动归激动,激动过后,村民们却发现,虽然有好几个人说要几万斤的订单,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真正跟他们签订协议。

  主动送上来的订单为什么没落实?

  吴祖荣说,有人下订单确实让村里激动了一把,但很多现实问题摆在村民面前。他说,虽然他们种植红糯已经有千年历史,但红糯米的种植首先面临的是产量问题,红糯并不是在每块田都能种的,最佳的种植地是村里海拔400—450米的田里,即使在一个村里,海拔高的地方也种不出来,而附近也只有一两个村能种红糯,且面积也不大。

  红糯米亩产只有五六百斤,而现在村里只有500亩,如果要发展种植就需要大量的劳力,但现在劳力基本都出去打工了。

  过年的时候,也有年轻人在看到红糯订单时考虑过留在村里发展红糯,但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到底是在家种植红糯赚得多还是外出打工赚得多?

  吴祖崇分析,节目没播出前红糯米一般卖3块5一斤,节目播出后,随着名气的扩大,现在价格已经报到4块5一斤左右,每斤价格整整上涨了一块钱,这就是为什么有村民想留下来种植的原因。

  不过有些下订单的老板听了4块5一斤的价格后,也有些迟疑,这种迟疑也得到了村民的理解。村民告诉记者,因为红糯米毕竟只是在地灵村附近流行,平时吃的人不多,市场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如果售价高,很多人也许就会考虑选择其他米,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老板观望的原因。

  对于以后的市场,村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吴祖崇告诉记者,红糯米从外形来看比一般的杂交水稻饱满圆润,营养价值高。他说,村里3000多人,80岁以上的就有92人,90岁以上的有18个,还有一个百岁老人。他认为,这跟村民吃红糯米不无关系。所以村民非常看好红糯米的发展前景。

  “发展红糯米,还需要有人牵头。”吴祖崇说。他觉得价格和种植其实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让红糯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他分析说,其实,在县里也经常有商家在店铺里卖红糯米,但基本上都是散装卖,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和品牌。村民们认为,要发展红糯米,最好是村里成立一个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统一品牌,这样才能把红糯米产业做大做强,村民的利益也才能得到保证。

  村民的想法也得到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乐江乡乡长吴伟汉告诉记者,目前红糯米的发展确实迎来了一个好的契机,只是如何落到实处,他们正在考虑。在今年的乐江乡政府工作报告中,他们也将红糯米的发展写了进去,目前正在跟村民一起想办法、出点子,让红糯米真正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大山,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