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爸爸去哪儿”的话题在中国很火,话题共鸣折射出社会对家庭亲情和孩子教育的关注。春节过后,当中国乡村孩子问出“爸爸去哪?”时,很多时候得到的答复会是“爸爸和妈妈要到外面去打工……”
爸爸去哪儿,孩子不一定能去哪儿,孩子去哪儿,教育需求肯定就在哪儿。如何在生产力向城市聚集的同时,满足民众对教育资源的渴求,让更多农村孩子留在城市,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以教育发展为契机,二次推动城镇人口规模扩大和拉动城镇非农产业发展?地处革命老区的百色市平果市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打通民工进城的“绿色通道”
截至2014年1月,平果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98个,可安排就业人口1.76万人,解决就业的人数超过平果城区人口10%,这为平果市吸引农民工进城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我们公司有员工近500人,普通员工日工作8小时就可以拿到2500元的工资且有双休日,但用工仍有150人的缺口。”该园区一企业负责招工的宋先生认为,园区招工难的首要原因是当地多个方面吸引力还不足,农民工外出打工较多。
为了增加企业招工的“竞争力”,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下一步打算申请自办幼儿园,让员工的孩子几乎免费就能够在公司内部接受放心的幼儿教育。“我进城务工就是为了能够找个赚钱的工作,并且让孩子在城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从乡镇到平果市城务工的黄永光一语道出了众多民工的心声。
“县城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逐步实现教育均衡,还可以吸引一批人进城促进消费,同时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平果市委书记韦周凡说,平果以教育为重心牵引城镇化建设的计划正在稳步实施当中,目标是“建好办好一所学校,吸引一批人进城,拉动一批消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打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原则,让乡镇初中学生全部进城就读!”平果市为满足公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大胆突破“就近入学”原则,2013年春季学期,平果12个乡镇的2335名初中生全部进城就读。平果市打算以此为契机,尽可能地把孩子的父母留在本地工作,服务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
“决定集中在县城办初中之前,我们进行过民意调研,80%的乡镇家长赞成让孩子进城就读。”平果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杨敏捷说,此举在百色市尚属首例。
撤消乡镇初中学校,集中在县城办学,是否会给农村的家长增加负担?对此,杨敏捷告诉记者,在校的农村学生,除了可以享受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外,还可以领到交通补贴和生活补助,仅2013年春季学期,平果市就发出交通补助62.484万元和生活困难补助400多万元给学生。
多个高等院校落户助推城镇化
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表明,在乡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教育对城镇化发展的直接作用是推动城镇人口规模扩大,拉动城镇非农产业发展。
深谙此道的平果市除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上用狠劲,还积极规划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院校。2006年,平果市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创办平果大学园区的构想。目前,已有6所高等院校落户大学园区,其中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果校区、北京师范大学平果附属学校、广西培贤国际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招生,现有在校生12000多人。
目前,平果大学园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该县计划在近几年把大学园区的学生发展到10万人,并促进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