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县]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蛋糕”

——2013年乐业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回眸之农业篇

  乐业县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将“种”与“养”完美结合,将“山”与“水”做足文章,将“建”与“护”无缝对接,深入实施粮食、茶叶、家禽养殖、畜牧养殖、库区养殖、林业、特色水果“七个亿元产业”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蛋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2013年,预计该县农业总产值达9.1亿元,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4303元,同比增长13.9%。

  从种到养,打通农民增收致富路

  提到乐业种植业,不得不提的就是乐业猕猴桃。作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乐业猕猴桃是该县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的主打农产品之一,由于品质好、味道美,一到收获时节,作为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炙手可热,享誉区内外。同时,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种植户增收致富打通了一条“光明通道”。

  乐业猕猴桃产业的大发展只是该县种植业兴旺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县通过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共完成粮食种植17.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5.14万吨;新种沙糖桔等水果1.32万亩,水果总面积达18.8万亩;完成烟叶种植5700亩,产值1470万元;新种田七500亩,累计发展中药材1.06万亩;投入70万元建成“菜篮子”基地800亩。此外,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评比活动中,该县安泉牌有机稻米荣获“国际金奖”。

  种植业获得大发展的同时,该县的养殖业也同样兴旺发达。坐落在同乐镇六为村的六为生态猪养殖集中区是该县远近闻名的养殖业示范点。一到出栏时节,嗷嗷的猪叫声唱出了养殖户收获的喜悦。

  据悉,该示范点的养殖模式属于典型的“小户并大户,清洁又致富”,即通过将9家养殖散户集中起来,集中改造养殖场,进行规模化和规范化养殖,既实现了“清洁养殖”,又实现了“增收致富”,可谓一举两得。

  去年以来,该县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发动、示范带动,共新建生态有机猪养殖小区5个,出栏生猪17.05万头;新建林下养鸡集中区4个,出栏肉鸡500万羽;畜牧总产值预计达2.43亿元。

  从山到水,提升特色农业发展能力

  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是乐业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的最大资本。如何做好“山、水”这两篇文章,是该县实现促农增收,提升特色农业发展能力的“大考题”。

  为了完成这两道“考题”,去年以来,该县先是依托“山资源”, 大力发展杉木林、经济林,鼓励群众充分利用山林空间,发展林下养殖产业等,2013年林业总产值预计达1.67亿元,同比增长9.5%。同时,进一步巩固发展茶叶产业,全县完成茶园低产改造4000亩,茶叶产量达6400吨,其中有机茶140吨,并在第十届“中茶杯”评比活动中,荣获特等奖2个、一等奖3个、优质奖2个。依托“水资源”,尤其是移民库区群众充分借助大水面资源优势,通过采取“合作社+移民+市场”的方式提升网箱养殖效益,促进“雅长网箱鱼”等特色品牌农产品走出库区、走俏市场,实现库区移民大幅增收。去年以来,全县库区新增集约化网箱3546箱,水产品总量高达1.25万吨。

  从建到护,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

  “要想群众富,首先要修路。”

  一句简单的标语折射出了“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的道理。

  2013年,该县一直把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实施与农业配套的惠民工程建设。据了解,全年全县共提级改造农村公路7条93公里,硬化通村道路22条194公里、屯级道路24条33公里、屯内道路45条52公里;投入1.12亿元实施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和饮水安全项目,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62万人,改善农田灌溉面积4900亩;完成“绿满八桂”村屯绿化23个,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达68.15万亩,沼气池建设230座。

  “要想农业发展好,软硬齐全少不了。”去年以来,该县除了强力抓好农业“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着重在群众的“脑袋”上动起了主意,实现了农业发展软硬件并驾齐驱的目标。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种养技能,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全年共举办水果种植培训班36期,茶叶、烤烟种植培训班14期,养殖业培训班22期;完成培训2万余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万余份。

  下一步,该县还将继续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不断稳固农业产业基础,2014年计划发展有机水稻1000亩以上,秋冬种植面积13万亩以上;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茶叶产品认证,实现茶农人均年收入增长达15%以上;力争年内猪、牛、羊出栏24万头(只)、肉鸡出栏600万羽,产值累计超6亿元;新增发展集约化网箱1000箱,实现水产品产量1.85万吨以上;新增种植沙糖桔1.2万亩、核桃6000亩、猕猴桃1800亩,到2015年,使全县特色水果产业总面积达6万亩,投产面积达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