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县]桂西隆林风情醉 协调发展满眼春

  

  隆林县城全貌。曾书奇/摄  

  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活动现场。  

  隆林10万吨铝板带工业项目远景  

  群众采收蚕茧  

  农户采摘金银花  

  隆林黑山羊  

  新建成的城东文化体育广场  

  治理后的石漠化地区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的上朗洞屯新农村  

  天生桥大水面渔业养殖基地  

  烤烟生产创历史新高  

  万亩优质高山白豪茶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辖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3551平方公里,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全县总人口4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2%;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也是百色革命老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隆百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隆林距南宁、昆明、贵阳都是4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成为桂西次中心城市。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中,起到连接云南、贵州的桥梁作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桥头堡”。

  今年以来,该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克难攻坚,紧紧围绕“建设桂滇黔民族强县”和“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两大目标,积极对接“工业发展增后劲、城市开发美环境、特色产业促增收、扶贫开发保民生、文化旅游添活力”5大杠杆的撬动作用,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预测,2013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45亿元,同比增长4.7%;财政收入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万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4413元,同比增长12.5%。

  工业发展增后劲。近年来,围绕资源和区位优势,该县确定了“借煤兴电、以电兴工、以工兴县”的工业发展战略。借助于雄厚的电力基础,大力发展电力优势产业,扶持发展生态铝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以铝工业为支撑,建材、冶炼、焦化、深加工产业齐头并进的特色工业模式。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加快发展、做大总量、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先后建设了新州工业园区、天生桥工业园区、布东工业园区。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4.9%,初步形成年产15万吨电解铝生产规模,实现冶金铝、加工铝生态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截至11月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2.7亿元,同比增长1.8%。

  同时,该县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赶超跨越的“总抓手”,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自治区扶持的30个项目和自治县配套的18个项目,2013年列入百色市层面统筹推进34个重大项目,120个列入县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签约引进项目20个,总投资额达48亿元,续建招商项目21个,总投资40.1亿元;预计实际到位资金(含新建、在建项目)10.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5%。

  县城开发美环境。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该县移山扩城、以地养城、以工兴城、借节美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之路。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移山扩城战略,相继开发了坝禄小区、富康小区、城西新区、鹤城新区等新开发区,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为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问题,以土地等为资本,通过土地使用权拍卖、广告经营权拍卖、BT经营模式等多种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该县将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工业促进城镇建设。结合自身优势,引进了一批骨干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厂区周边带来商机,大量人流的聚集,带动了城镇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今年,隆林借节美城。以自治县60周年县庆为契机,认真实施了县城主街道路面改造等22个城建项目;抓好新城区建设及规划和旧城区改造工作;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建“广西卫生县城”、“广西园林城市”活动,扎实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两违”活动,城镇面貌得到极大改变,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今年11月,顺利通过广西卫生县城评估验收。目前,县城道路面积达74万平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5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68.20%;县城绿地率达31.2%,绿化覆盖率达35.07%。

  特色农业促增收。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变化态势,确立了烤烟、桑蚕、茶叶、油茶、金银花、网箱养殖等主导产业,并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时,根据地理位置、气候、降水量等条件及各地农业物产表现出的鲜明个性,打破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区和产业带,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4大农业特色经济带,即东部以种植果蔗、蔬菜、板栗为主;西部以水产养殖为主;南部以种植烤烟、桐果、油茶、桑蚕为主;北部以种植西贡蕉、金银花为主。今年,全县共有桑园面积2.14万亩,蚕农户均增收4050元;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15万亩,投产面积4万多亩;烤烟种植面积首次突破4万亩,达4.2万亩,全县共收购烟叶10万担,烟农收入1.1亿元,烤烟生产各项经济指标创全县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大水面渔业养殖面积达5.24万亩,集约化标准网箱面积12.5万平方米;全县共有茶叶面积1.52万亩,投产面积1.29万亩,茶叶产值3200万元;示范种植田七1160亩,制定和完善田七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县财政落实900余万元资金对种苗进行补助。

  扶贫开发保民生。该县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综合治理,自治区领导、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区直有关部门挂点帮扶等机遇,全力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扶贫攻坚实现了贫困人口由“多”变“少”,扶贫产业由“弱”变“强”,基础条件由“差”变“优”,农民素质由“低”变“高”,扶贫模式由“点”到“面”的良好局面。按照2300元的扶贫新标准,2012年末全县贫困人口18万,贫困人口发生率为45%,2013年全县预计减贫2.16万人,实现全年减贫12%左右的目标。

  旅游开发添活力。该县依托“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优势,以打造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桂西旅游扶贫和生态建设示范基地为目标,依托大哄豹自然保护区、天生桥水库、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山水资源以及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尝新节”和壮族“颠罗颠罗哪”歌会等民族节庆活动,大力发展民族风情和观光度假旅游,全力推进已列入百色市重点旅游项目库的隆林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张家寨美丽乡村旅游、十里民族文化长廊、天湖旅游景区开发等项目,广泛开展周边区域旅游协作对接。截至目前,投资1亿多元建成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的隆林民族文化和体育广场;投入了500万元在德峨镇修建了一座大型的舞台,用作举办各种民族节庆活动;投入300万元硬化德峨镇仡佬冲观光旅游道路;有序推进总投资约7.34亿元,旅游规划面积约为1571亩的隆林民族文化风情园及民族文化中心的建设工作。2013年,全县预计接待游客61.43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