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县]农民抱团打响农业产业“牌”

  一人富了不算数,要富就要一起富。这是田阳农民闯荡市场经济这个“江湖”的切身体会。

  “2010~2012年,我们全村靠发展番茄产业,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26元、10162元和12860元,成为百色首个万元村。”田州镇兴城村党支部书记、兴城番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子刚向记者介绍。如今,“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已难以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要想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增产增收,“抱团”成立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民们的发展首选。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村民们就开始自发种植番茄,但由于种植时间、管理、销售都不统一,所以种出来的番茄并没有卖得好价钱。”黄子刚说:“后来,为了打破这一现状,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番茄难卖的现状才得以慢慢好转。”

  兴城村是“我国西南番茄第一村”。2010年,该村成立兴城番茄专业合作社以来,对社员种植番茄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对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把关,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番茄产业。“今年,我们村在本村和外出承包种植番茄6000多亩,总产量将达3万吨,总产值将达1.2亿元,人均番茄纯收入将超过2万元。”黄子刚津津乐道地算起了番茄账:“兴城番茄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壮乡红’番茄品牌,打入了全国市场。”

  近年来,该县积极引导广大菜农、果农抱团闯市场,指导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制定《合作社章程》,同时注册农产品特色品牌,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销售等管理制度,为实现田阳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销售品牌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据统计,从2008年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田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78家,成员1200多人,资金6300多万元,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机服务等领域。

  黄子刚说,为了进一步壮大番茄产业,丰富果实品种,合作社先后从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金币黄色、千禧粉色等小番茄以及拉比二号、艾比利等大番茄,这些新品种都因具有“外形美观、果皮光亮、果硬耐储、甜度适中”等特点,备受客商青睐。

  “一般我们在10月份开始种植番茄,这个时候种,能有效避免因季节影响而造成北方市场销售难的问题。”黄子刚说:“曾有专家告诉我,我们这的番茄越冬管理做得比较好,种出来的番茄品质好、口感佳,所以同样品种的番茄,我们能够卖出比别人高1~2元的价钱。”经过多年摸索,合作社不仅掌握了高超的护理技能,还懂得利用优质品种、延迟挂果期、错开上市时间等办法提高单产效益。

  为了打造自己的番茄品牌,打入全国市场,该村还依托农业部在该村建立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多方筹资完善农田标准化建设,实行标准化管理,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目前,已实现节水滴灌面积120亩,悬挂多频式杀虫灯40盏,引进16个新品种试验示范,设有病虫害综合防治观察点、无公害化肥农药销售点,测土配方施肥、“三避”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等适用新技术,还申请注册了“壮乡红”番茄品牌,邀请专家为兴城番茄设计标志,进行包装宣传。

  “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在一线大城市设立代销点,减少中间收购环节,让我们村的番茄更直接地进入百姓的餐桌,让我们的社员有更多的收入。”黄子刚在展望未来时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