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乱、差”历来是城中村的代名词。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城中村的环境卫生治理也一直是个难题。但如今,行走在南宁市江南区淡村的村头巷尾,却令人感觉一番新气象:道路宽敞了,巷道干净了,墙面整洁了,街巷摆上了漂亮的果皮箱和垃圾桶,村民卫生意识也提高了……
淡村是如何破解城中村“顽疾”的?其探索的“城中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有何经验和启示?记者前往探究——
1 市场化保洁:管住“脏、乱、差”
“村里的卫生环境和市区的大街小巷一样整洁干净,村里请来专业保洁公司定时清扫,原来‘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啦!”南宁市江南区淡村一位姓刘的村民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尽管淡村的村巷狭窄弯曲,但是驱车行驶还是感觉比较顺畅,硬化后的沥青路清扫得干干净净,路边没有建筑垃圾和杂物。
淡村是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管辖下的一个村民自治村,设7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900多人,外来流动人口6000多人。
其实,这里也曾让不少村民感到“脸上无光”,如今却感到骄傲和自豪。
村民告诉记者,过去村内经常有垃圾乱放、清运不及时或垃圾没人清扫的现象。遇上下雨天,污水横流。现在每天都有多名保洁员在村内来回巡查保洁,村里小巷干净清爽。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引进了物管模式,让物业和环卫站进驻。”淡村党支部书记雷文宙介绍说。过去,村委每年给环卫站垃圾清运费,但垃圾清运时间基本固定,路上随意丢弃的垃圾没人清扫,后来聘请两名保洁员,效果仍然不理想。为实现长效管理,村委讨论后决定聘请保洁公司实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招投标聘请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负责村里的村容保洁任务。“严格按市场管理模式开展保洁工作后,每天均保证有10余名保洁员在村内来回巡查保洁,实现保洁无盲点,保洁率能达100%。”雷文宙说。
除此之外,淡村还投入80多万元引进“天眼”电子监控视频系统,组建“护村队”加强巡逻防范,以高效、快捷的科技手段为城中村整治提供技术保障,对环卫保洁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2 堵疏结合:治愈疯狂“牛皮癣”
城中村小广告乱贴乱涂是一大顽疾。一些初来参观“淡村模式”的人奇怪:为什么现在淡村白花花的墙壁上几乎都看不到一张“牛皮癣”?
原来,这些屡禁不止的“牛皮癣”已被安排送去专门的“舞台”。
据介绍,在以前的工作中,“牛皮癣”经常是清理一批,隔几天又开始回潮。为了更好地整治这一现象,村里绞尽脑汁想出应对措施:改“堵”为“疏”,规范管理。即一方面加大对村中“牛皮癣”广告的整治力度;另一方面,统一制作小广告张贴栏,分别设在每个生产组的入口、岔路口等显眼处,这样,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块小广告张贴专栏,实现有序张贴。同时,由村容监督队负责进行定期清理整治,保持小广告张贴栏的整洁美观、规范有序。此举有效治愈了“牛皮癣”,村内环境更加整洁、干净。
3 村组联户监督:长效整治有保障
“环境卫生改善后,村里人不仅自己住得舒服,进村人流量更大,房租也因此上涨不少。”一位村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说。
雷文宙说,为了让村民长期拥有洁净、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村委制定了“清洁乡村”村规民约。将公约的执行情况纳入村委日常监管工作,在村内公布监督电话,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凡违反公约的,除责令其自行整改外,还将按公约规定扣除年终分红。比如本村村民逾期不交纳保洁费用的村户,村委从年终分红中予以扣除;对废旧家具、建筑材料堆放在进村道路上的情况,除了限期整改外还对个人处以100元的罚款,由村委组织清运的,清运费从村户年终分红中扣除。
实行联户监管责任制,各生产组内户与户之间实行联户监管机制,一户违章各个联户有责任提醒劝导,不及时整改的,违章户负主要责任受罚,联户没有尽到提醒职责的,联户也负连带责任。
同时,与农户、商户逐一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在每个签约户门前悬挂“门前三包”责任牌,让村民、商户成了保洁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家家门前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