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资料图片)
灵渠文化是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漓湘文化研究的重点。但遗憾的是,我们对灵渠文化的研究,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对灵渠的保护、开发利用上都不理想。
灵渠,又叫“秦凿渠”,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灵渠不仅是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属罕见,是全世界现存早期运河的难得实例。灵渠的开凿,从选址、规划、设计上,都反映出在自然地形、水文条件限制的状况下,古代中国在运河修建方面的高超成就。
从人文精神层面看,灵渠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意志力的体现,彰显了广西人的聪明才智和团结包容、顾全大局的民族精神。当年秦始皇为了征服岭南,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果断作出修筑灵渠,打通湘、漓两江的决定,经过被征劳工和秦军的艰苦劳动,几经寒暑,成功开凿灵渠,秦军统一了岭南,完成了统一大业。
灵渠的修筑通航也促进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与落后的岭南文化的交流、交融。在过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交通的问题,中国岭南一带较之中原欠开发、欠开化,被称为“南蛮之地”。灵渠通航,连接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使中原先进的文化、耕作、纺织、建筑等先进技术,不断开化并繁荣了广西十分落后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使这块多山地、无耕种的不毛之地繁荣起来。因灵渠的修建,桂北成为广西先进文化的集散地,这里吸收了中原文化,然后向南渗透,中原文化与沿边文化、山地文化与平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杂交,形成了岭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像彩调、桂剧、桂林渔鼓等等,都是吸纳了汉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符号。
灵渠的开拓推进了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古代广西培养了众多的人才。中国科举制度1300多年,广西教育真正与科举接轨是宋代之后。随着灵渠带来的商贸经济的繁荣,广西科举制度开始出现,将私塾向前大大推进一步,各地开始兴办县学。《兴安县志》载,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创办了兴安县学,后变成漓江书院,至今1000多年。广西在1300多年科举制度中,有12个状元、一个武状元,其中仅漓江书院就培养出120多名进士和202名举人。
灵渠还是南来北往的文人雅士读经论道、题诗作赋的重要场所。很多名人志士到了灵渠,均为灵渠的伟大所折服。他们给地方学子传道授业,写下许多传世名篇巨著碑刻,如南宋诗人范成大、张孝祥、刘克庄,明代诗人解缙、严震直、董传策,清代诗人袁枚、苏宗经都在漓江书院有诗作。清代诗人袁枚来到兴安时,写下了著名的《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一诗:“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近、现代的文人也在灵渠留下了诗词佳作。这些历史作品是广西丰富、珍贵、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灵渠的修筑不仅繁荣了广西文化,而且通过广西通道,拓展到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如果将长城与灵渠就文化比较,长城是保守性文化,而灵渠是开拓性文化;长城作用在防,而灵渠作用在拓疆发展。从这个历史文化角度看,广西文化因灵渠而被开发,而西南乃至东南亚被中国、特别是广西文化所开拓。通向西域的茶马古道是因灵渠而形成,当年田州府,是岭南地区一个经济、文化、军事的要塞,也是通向西南古道的始发驿站。田东马市是西南最繁华的集市,每年向朝廷进贡3000匹战马。我们只要看看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市的古镇,如秦家大院、丽江、和顺、黄姚等建筑风格都带有徽派特点,这不能不是灵渠的交通便利带来的文化印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反过来,一种文化使一方水土风光无限。今天,我们研究灵渠文化,就是要研究这种优秀文化传统在人类文明进程产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把灵渠的历史作为史学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领域,全方位、立体式地开始深度研究,要用这面旗帜来强化广西文化的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