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县]从业人员接近3000人 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农民乐耕“文化大田”

  一穿一引,细小的刺针在手中轻盈舞动,奇特多姿的图案展现在记者眼前。8月13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同乐村,韦凤仙带着姐妹们正忙着为英国客商赶制绣品。

  侗族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色彩斑斓、艳丽古拙,中外游客见了爱不释手,纷纷高价购进作装饰。2012年,三江在同乐乡启动了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产业开发项目,推行“企业+协会+人才+农户”的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产业开发经营模式,侗族刺绣产品最终由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负责回收,远销英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地,从此侗绣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如今,仅同乐乡就有500多人从事这一传统手工技艺。

  而在该县独峒乡,农民画则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另一片“田地”。2004年,该乡编辑出版了第一本农民画校本教材——《小学生美术》。独峒乡的侗族农民画传承基地,以“基地+农户+作者”的模式,打造了生产、加工、装裱、销售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基地。几年来,三江侗族农民画已有2000多幅被国家文化部作为国礼送各国使馆收藏,500多幅作品被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近两万幅作品成为景区、酒店、宾馆饰品,为侗乡特色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

  在县城,投资7000万元建设的侗乡鸟巢,打造大型侗族风情实景演出《坐夜三江》,淋漓尽致地再现了集侗族婚恋、劳作、歌舞、民风民俗等文化元素于一身的“行歌坐夜”活动和原生态的侗族风情,成为侗乡一张锃亮文化旅游名片,票房收入不菲。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特色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群众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积极性的增强,三江从事文化产业的队伍逐年扩大,收入连年提升。2012年,该县刺绣、农民画、木构建造技艺、“行歌坐夜”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近3000人,“文化大田”总产值首破5100多万元大关。今年1-7月,特色文化产业收入已超过3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