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县]为库区移民打造幸福生活

  行走在临桂县临桂镇金凤、上全等移民新村,一派美丽的景象掠过眼帘。一排排新颖别致的小康房在道路两旁拔地而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延伸至村民家门口,一座座便民桥让农副产品外运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一棵棵桂花树迎风招展……这一切,都得益于临桂县移民部门的艰辛努力。

  数字让人惊叹,成绩实实在在。临桂县移民新村建设于2009年启动以来,全县18个移民新村已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其中移民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300万元,整合县发改、财政等方面资金650万元,移民自主投入资金5055万元。帮助移民新村种植桂花树10万多株,发展虫仙子鸡养殖16万多只,种植淮山、葛根400多亩,种植猕猴桃150亩、金桔350亩。修建移民村屯硬化道路25.6公里。

  数字的背后,凝聚着临桂县对库区移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库区移民群众崭新的幸福生活。

  成立村民理事会,让村民自己“理事”

  临桂县共有大中型水库移民7231名,其中集中居住20户以上的水库移民村共有24个1280户。大部分移民村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村落分散,相距较远,管理服务上有时“鞭长莫及”。面对这些问题,该县移民部门因势利导,引导自然村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组干部、党员、“五老”人员等组成,按照“代表性、公认性、先进性、稳定性”要求,由村民公开选出。并建立健全《移民新村事务理事会章程》,指导理事会真正理事、规范理事。比如涉及自然村的规划、资金筹集使用、项目招标及工程质量等重要事项,理事会将村民意见反馈给县移民局,然后再由理事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户主会,做到公开透明,激起村民参与的热情。

  “多亏了县移民部门帮我们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很多‘政府管不到、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都迎刃而解。”临桂镇上全村支书刘捏苟这样说。他介绍,上全村建设一开始是按旧房改造方式进行规划的,县移民局领导到该村查看动工情况,看到该村巷道宽不足2米,旧房改造的建筑材料根本无法运输到位,就与村理事会成员商量,觉得拆除旧房重建不如择地重建经济划算。理事会成员马上召集村民开会,决定推平村前小山坡统一规划建新村。更令人称奇的是,新村用地涉及的文化室、数十家灰房连同20多亩菜地、苗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的情况下推平的。

  “临桂的移民新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上全移民建设新村的热情和干劲,感动了正在该村视察工地的县委书记彭代元。他当即拍板从县财政拿出50万元支持移民新村建设。

  思想工作到家,让村民从内心喊出“感谢”

  移民新村刚开始启动时,部分村民对新村建设有抵触情绪。县移民部门按照“先干部后群众、先难后易”的原则,先后召开班子会、党员会、村民理事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统一干部思想,带动群众转变思想。会议上,县移民部门带领大家学习文件,宣传移民政策,耐心地给村民们算对比账、算长远账、算国家大账,讲移民新村安置点的优越条件和美好前景。

  思想要到“家”,必须“开小灶”。县移民局采取“一对一”的游说办法,挨家挨户做工作。遇到“顽固派”,县移民部门的领导干部就打“持久战”。

  南边山乡江新移民新村建设文化室需要用到一部分村民的旱地,县移民局工作人员做通了其他群众的工作,但仍有一户移民不愿出让土地。村民也轮番劝说他,但始终没有成效。眼看离新村建设完工时间越来越短,县移民局工作人员多次动员,该村一户名叫管田发的同意用自己的旱地与这户村民进行交换。在反复劝说下,这户移民终于同意了换地。

  “为了国家建设,移民群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维护移民权益的机构移民局,我们有责任帮助移民群众排忧解难。”该县县长陈立华说。

  四塘乡大江移民新村在建设过程中,正值村民西瓜种植农忙期。为了节省时间,不与西瓜管护相冲突,该县移民部门安排机械统一拆旧房、挖地基,使新村建设和增收项目两不误。还到砖厂为移民联系建筑用砖事宜,处理施工进料中交通受阻及高压线过村纠纷问题,帮助移民与四塘乡信用社联系贷款事宜,与四塘供电所联系施工用电事宜,与县水利局联系改装自来水事宜,为移民新村绘制总平面规划参考图,并提供房屋建筑参考施工图纸等等。

  目前该县建设移民新村的热潮高涨,处处出现热闹喜庆的进新居景象。据了解,该县移民局成立短短3年来,已建成和在建的水库移民新村共有18个,其中采取拆除旧房原地重建或择地重建方式的有15个,采取旧房改造方式的有3个。正因这样,过去许多有“上访专业户”之称的移民,也从内心深处喊出了“感谢”。

  让移民“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水库移民群众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在的生活还是这么艰苦,作为一名水库移民工作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县移民局局长罗瑞林说。

  “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是移民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近年来,临桂县根据每个移民村的人口、自然资源、生产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对移民自主创业实行“以补代投”的扶持方式,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开发。该县积极培育和发展移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重点发展养鸡、养鸭等养殖业,着力开发淮山、葛根、猕猴桃、金桔等种植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色”的产业格局。县移民局自2010年成立以来,连续几年帮助移民争取到自治区水库移民增收项目,如2010年的临桂镇金凤村虫仙子鸡养殖项目、2011年的五通镇新建村“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2012年的南边山乡东山村十三队淮山葛根种植项目等等,其中金凤虫仙子鸡养殖和新建村“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被列为全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增收工程示范项目。

  虫仙子鸡养殖是采用经无菌繁殖的家蝇蝇蛆配合天然谷物制成生物颗粒饲料,对本地土鸡品种进行喂养,进而达到改善其肉质结构和营养品质的一项全新的生物养殖技术。经过这种技术养殖出来的土鸡非常神奇,一是具有极高的免疫能力和极强的抗寒耐热能力,无需采取任何防疫措施;二是养鸡场不会有一般养鸡场常有的浓烈的鸡粪臭味;三是鸡肉品质极佳,烹调时虽经多次加水,肉味、汤味愈加鲜美,而肉质不渣不烂,具有传统土鸡的香味并兼有海鲜的鲜味。虫仙子鸡是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为造福水库移民,2010年3月经县水库移民局牵线搭桥,临桂县金凤村水库移民与桂林市德盛生物公司达成合作,在金凤水库移民新村建设虫仙子鸡养殖示范基地。其中德盛生物公司作为养殖技术总部负责技术指导及饲料供应,县水库移民局负责项目的行政管理,金凤村移民负责养殖。目前,9个标准化养殖鸡舍已经投入使用3年,3年来9户示范养殖户已经成功养殖虫仙子鸡16.2万只,移民纯收入64.8万元,每户年平均增收2.4万元。目前有两户养殖户已购买了五菱面包车。由于虫仙子鸡是市场新品种,市场培育需要时间,一旦市场打开,将辐射更多的移民进行养殖。

  为帮助移民扩大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县移民局综合利用五通镇新建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紧邻321国道的便利交通条件,结合金凤村独有的健康美味的虫仙子鸡开发特色餐饮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1万元,区移民局扶持2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由移民自筹。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年利润40万元,为新建村移民增收22万元,户均增收0.8万元。